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思政+艺术”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及文化自信,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坚持“以美育人、传创并重”的教学理念,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以思政之光照亮艺术之路,多举措强化思政教育工作,扎实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沂蒙精神特质的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
汇聚教学之光
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中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要体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的价值引领,把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有效融合,能够提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育人效果。学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政教育内容与音乐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探索并实践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作推出一系列舞台艺术思政精品,用艺术的形式讲好革命故事、宣传革命精神。以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型音乐师范生奠定坚实基础,激励学子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深化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夯实音乐教育学科专业根基。音乐学院(师范)是首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视唱练耳》等课程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共产党历史歌典——歌声中的百年风华》入选“书映百年——好书推荐”7月书单。多位教师在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中获得佳绩,多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风采和过硬的教学能力,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体现了学院育人质量和师范专业的教学特色。
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创新构建专业思政教学与美育融合设计的创新改革体系,创作推出了舞剧《渊子崖》、民族管弦乐《沂蒙史诗》、合唱《沂蒙正红》等一系列舞台艺术思政精品,形成“滴灌式、浸润式、体验式”的课程资源。师生团队共同创作推出舞剧《沂蒙长风》这一“舞台上的思政”品牌项目,用舞蹈艺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展示沂蒙人民革命战争年代的家国壮歌。“舞台上的思政”项目已发展成为学校国家人文社科重点平台。打造生动有力、别出心裁的思政专场原创舞台剧《初心》,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沂蒙精神”发扬光大的主题性创作,用音乐、歌舞、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实现超越时空的对话,有温度的呈现了现代角色、历史英模、现实党员群像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情感碰撞,全景展现沂蒙精神的发展脉络、创新呈现沂蒙精神的当代传承。
强化实践之光
高校实践教学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认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学院坚持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和中华美育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探索和实践艺术教育的新模式和新路径,进一步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将专业实践与学校大思政相融合,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创新性发展为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扎实推动具有红色基因的音乐师范生培养。
强化双创教育。积极推进“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建设,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用艺术“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新力量。“艺路铸魂——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融合赋能大思政教育实践”“烽火沂蒙——校馆合作模式下红色文旅‘年轻态’新模式开拓者”项目双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银奖;“舞台上的思政——沂蒙革命文物‘两创’艺术传承领跑者”项目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创新实践育人形式。创新“党建+专业+服务”实践形式,精心打造“红色音乐课堂”,举行红色音乐课堂主题活动,开展“五个一”红色音乐服务:一场红色音乐会、一次音乐党课、一组红色歌曲教学、一轮乐器公益培训、一项文艺志愿服务,让学习教育活起来、动起来。开展“艺术下乡”惠民服务,通过文艺演出、艺术培训、文化调研等形式,让更多村民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为乡村培养一批文艺骨干,助力乡村文化、教育、产业发展。主办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柳琴戏表演人才培训班,带领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自信,成为既能坚守传统、又能开拓创新的新一代优秀文化传承人。
发挥技术之光
数智时代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升级,日益强大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创新化、精准化、智慧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学院充分发挥数字时代的技术力量,用“专业+科技”引领区域音乐艺术创造性发展、服务区域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抓好艺术传播,为思政育人注入新的动力,厚植音乐师范生的家国情怀。
联合各高校等单位共同组织全国大学生弘扬沂蒙精神知识科普讲座活动,“舞台上的思政”品牌——原创舞剧《沂蒙长风》作为重要课程线上展播,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了解沂蒙、走进沂蒙。观看人数突破20万人次,在网络上掀起一股热潮,让沂蒙精神与艺术之美通过屏幕传递到新时代大学生心中,引导他们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努力将其转化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强大动力,使其成为生动实践的助力。
借助校馆合作的模式,探索如何借助前沿科技赋予沂蒙地区丰富的革命文物以新生,使其跨越时空界限,走进年轻人的心灵,从而激活红色记忆、弘扬沂蒙精神,让历史的温度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先后开发了《烽火沂蒙:春风又过前河湾》《烽火沂蒙:望黎明》等AR实景剧本游,通过AR技术和实景剧本游的形式,为年轻一代提供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和文化教育内容,塑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文旅品牌IP。
(王 霄)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