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很大,我们争取把更多在国外生产的医用耗材项目转移到国内、落地在杭州,让更多国内患者买得到、用得起这些产品。”某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炎说。7月4日,由浙江省税务局主办,杭州市税务局和钱塘区政府承办的“税路通 在浙里”——“浙里共赢 税路同行”服务外商投资企业政策宣讲会在杭州举行。活动邀请了多位外资企业代表,现场深度解读了最新税收优惠政策。
日前,该公司正式收到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送达的“导丝”产品注册证,填补了杭州市在进口耗材医疗器械国产化领域的空白。这是继2024年杭州市获批首张进口设备医疗器械杭产化项目之后,首个成功落地的进口耗材医疗器械国产化项目。
6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公告》,明确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按照投资额的10%抵免境外投资者当年的应纳税额。
新政利好,服务也跟上。“优质的跨境税收服务如同‘定心丸’,让我们扎根杭州、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更加坚定。”张炎说,“税务部门‘伴随式’的服务是我们在华持续扩大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
近年来,“税路通·在浙里”国际税收服务品牌作为浙江省税务部门围绕减轻税费负担、提升服务效能、深化部门间协作推出的重要抓手,已经累计为146个重点外资项目实行一对一的“项目长制”,精准识别并向2230户次跨境纳税人推送适用的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
对此,张炎深有感触:“税务部门提供的《外资企业相关政策汇编》、多语种服务等,能够帮助我们精准把握政策、高效处理业务,显著降低了跨境经营的合规风险和运营成本。”
据介绍,杭州市税务部门组建“语税钱潮”团队,上线“一带一路·12366税越多语种咨询杭州服务站”,可提供包括英语、日语、德语、法语等14种外语的专业税费咨询服务,为跨境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加便捷、有感、有力、前沿的税费服务。
据悉,2024年,杭州完成实际利用外资65.42亿美元,在全国所有城市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