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承德发布
青山为墨绿作韵 绿染塞北绘新篇
我市完成营造林449万亩构筑起京津“绿色长城”
盛夏的承德,山峦叠翠、林海苍茫。滦河、潮河波光粼粼,蜿蜒流淌,两岸草木葱茏。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我市以坚定的决心和卓越的智慧,奋力书写着生态建设的壮美篇章。
生态兴则文明兴,绿色是承德最动人的底色。
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决扛起“水源涵养、生态支撑”“两区”建设政治责任。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张承坝上造林、北方防沙带、退耕还林还草、京冀水源林、草原修复治理等林草重大生态工程,我市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理,向着更高质量的国土绿化目标稳步迈进,为守护华北生态屏障全力以赴。
种下一抹绿,收获满园春。多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造管并举、质量并重”的原则,以科学的规划和严谨的态度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把治理坝上沙源和滦河、潮河流域作为重点,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集中力量实施绿化攻坚。在苗木选择上,优先使用乡土树种、常绿树种、彩叶树种、经济树种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持续提升森林“四库”功能;在种植模式上,积极营造混交林,不断提高营造林质量,防范和化解单一树种风险。每一棵树苗的扎根生长,都凝聚着承德人对绿色家园的深情与期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四五”以来,我市通过工程带动、部门联动、分类施治、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压实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发动,强化科技支撑。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奏响生态建设的奋进乐章。如今,这份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累计完成营造林449万亩,修复退化草地58.44万亩,一道拱卫京津生态的“绿色长城”巍然屹立,承德“华北绿肺”的美誉实至名归,成为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域的璀璨明珠。
时光为尺,见证着承德生态建设的辉煌历程。
截至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3556万亩,活立木蓄积1.0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03%,草地综合植被盖度73.5%,各项指标均居华北地区前列,国土绿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到市林草局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从荣获“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到因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再到成功争取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项目,10家市属国有林场成为国家级试点林场……一个个荣誉背后,是承德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
站在新的起点,承德的绿色画卷仍在持续铺展。那一片片茂密的森林,如同绿色的海洋,为京津地区输送着清新的空气;一条条清澈的河流,似灵动的丝带,滋润着广袤的大地。未来,我市将继续以生态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塞北的土地上描绘更加绚丽多彩的生态新画卷,让“华北绿肺”的美誉更加响亮,让绿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承德日报(记者:马思稳,通讯:员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