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覃汉研究笔记)
短期30年国债新老券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长期关注指数久期提升,短期与长期因素共振或推动债市走出趋势性突破行情,积极把握做多窗口期。
1.短期关注30年国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近期虽然非活跃券明显跑赢活跃券,但总体来看30年国债新老券成交活跃度均出现显著提升,提示投资者关注短期内30年国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可能推动利率趋势性行情。
2.长周期视角下关注债券指数久期提升:长周期视角下,基于公募基金指数化趋势,提示投资者关注债券指数久期提升。当前中长期债基久期位于历史较高位置,体现投资者对于本轮债市行情放大收益诉求较强。跨季后中长期债基久期再度上行至4以上,仍旧处于2023年以来历史高位,体现投资者对本轮债市行情放大收益诉求较强,基于业绩诉求跟踪指数加久期趋势或已逐步体现。
3. 策略思考:债市生态格局迎来新变化,积极把握做多窗口。当前债市生态格局或已迎来新变化,短期超长债成交活跃度迅速提升或体现投资者做多情绪较强,且2025年以来债市跌多涨少,基金加久期放大收益提升业绩诉求较强。长周期视角下,公募基金指数化或推动投资者对指数跟踪更为紧密,指数久期当前同样处于上升通道,基于业绩诉求跟踪指数加久期趋势或已逐步体现。短周期与长周期方向共振或能形成趋势性行情,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做多窗口期。
作者:覃汉/郑莎
全文:3287 字 | 13 分钟阅读
1 债市周度观察
过去一周(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跨季后资金利率下台阶,利率曲线小幅牛陡,非活跃券跑赢活跃券。6月30日为跨季最后一天,央行虽然维持千亿以上逆回购净投放,但资金面较为紧张,DR007大幅上行至1.92%附近,债市有所调整。7月1日跨季后资金面自发转松,银行融出能力增强,DR007下行至1.55%附近,资金面分层进一步缓解,利率进入下行区间,且非活跃券明显跑赢活跃券。7月2日至7月4日,权益市场持续拉升,债市维持窄幅震荡偏弱格局。整周来看,虽然央行披露6月并未进行国债买卖操作,但由于跨季后资金利率下台阶,带动利率曲线小幅牛陡,权益市场持续拉升对债市形成一定扰动,但债市总体仍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1.1 短期关注30年国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
近期虽然非活跃券明显跑赢活跃券,但总体来看30年国债新老券成交活跃度均出现显著提升,提示投资者关注短期内30年国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可能推动利率趋势性行情。
活跃券方面,当前30年国债活跃券成交笔数处于高位运行,提示投资者关注成交活跃度提升可能推动利率趋势性行情。参考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30年国债活跃券成交笔数从300笔以上迅速上升至1500笔附近,对应30年国债利率从2.97%附近下行至2.48%附近,累计下行幅度超40BP。2024年10月至2024年12月期间30年国债活跃券成交笔数从200笔以上再次上行至1500笔附近,30年国债利率从2.38%附近下行至2.06%附近,累计下行幅度超30BP。历史经验表明,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或带动30年国债利率走出趋势性下行,而2025年5月8日以来30年国债成交笔数从600笔以上上升至超2500笔水平,虽然近期成交笔数略有回落,但仍旧维持高位运行,提示投资者关注成交活跃度提升可能带来的长债利率趋势性行情。
非活跃券方面,近期老券成交活跃度同样大幅提高,或成为债市突破行情的催化剂。我们于2025年7月4日外发报告《非活跃券流动性溢价持续提升》提及近期债市出现非活跃券跑赢活跃券的现象,以2400001.IB为例,近期成交笔数由6月初的30笔以上上行至7月2日峰值330笔,随后回落至7月3日的180笔,期间2400001.IB利率下行约8.5BP,超过活跃券利率下行幅度4.7BP,体现投资者做多情绪较强。进一步的,老券流动性溢价提升或通过国债期货CTD券利率下行进一步催化国债期货突破行情,继而给予现券投资者更强做多信号,带动活跃券利率突破前低。
1.2 长周期视角下关注债券指数久期提升
长周期视角下,基于公募基金指数化趋势,提示投资者关注债券指数久期提升。公募基金指数化背景下,债券基金经理对指数表现关注度提升,表现为会定期根据指数调整持仓券种成分或权重变化,对基金持仓进行相应调仓,以紧密跟踪指数表现,追求与指数相近的收益,降低主动管理风险。当前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攀升,对应久期亦上行至6.08附近,长周期视角下债券指数久期提升,为紧密跟踪指数表现基金经理或同样倾向于加久期。
当前中长期债基久期位于历史较高位置,体现投资者对于本轮债市行情放大收益诉求较强。2025年以来债市总体跌多涨少,且上涨多为超预期脉冲式行情,投资者较难把握,因此若出现新的趋势性做多行情,投资者更倾向于左侧入场,加久期放大债基收益,以熨平全年收益。6月初以来,中长期债基久期持续提升,或体现投资者左侧入场情绪,虽然6月末权益市场拉升以及资金面短暂紧张带动债市调整,债基久期略有回落,但跨季后中长期债基久期再度上行至4以上,仍旧处于2023年以来历史高位,体现投资者对本轮债市行情放大收益诉求较强,基于业绩诉求跟踪指数加久期趋势或已逐步体现。
1.3 策略思考:市生态格局迎来新变化,积极把握做多窗口
当前债市生态格局或已迎来新变化,短期超长债成交活跃度迅速提升或体现投资者做多情绪较强,且2025年以来债市跌多涨少,基金加久期放大收益提升业绩诉求较强。长周期视角下,公募基金指数化或推动投资者对指数跟踪更为紧密,指数久期当前同样处于上升通道,基于业绩诉求跟踪指数加久期趋势或已逐步体现。短周期与长周期方向共振或能形成趋势性行情,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做多窗口期。
2 债市资产表现
3 实体高频跟踪
4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或发生超预期的边际变化,可能导致资产定价逻辑发生改变,造成债券市场出现调整;
机构行为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当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并形成负反馈时,可能导致债券市场出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