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地》:社会财富过剩后,新的进步动力在哪里
创始人
2025-07-05 00:16:28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未来之地:超级智能时代人类的目的和意义》 尼克·博斯特罗姆 著 黄菲飞 译 中信出版集团

《三体》英文版发售以后,一位美国网友曾在网络上留言,说他看完这本书后觉得自己好像变聪明了。我觉得,尼克·博斯特罗姆这本《未来之地》,也是一本让人读完后觉得自己变聪明的书。

理想社会何以成为可能

用怎样的态度面对技术进步,才能让我们避免世界毁灭?

博斯特罗姆的这本新书,复活的是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托马斯·莫尔(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威廉·莫里斯(19世纪英国设计师、诗人)和詹姆士·哈林顿(英国17世纪政治方面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共和主义者)的传统——他在认真讨论理想国度或者说理想社会何以成为可能的原理问题。

他和我们一样目睹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也非常清楚新技术的突破并不一定会带来一个所有人的福祉都能得到“帕累托改进”(经济学概念)的理想社会。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詹姆斯·C.斯科特在《作茧自缚》中就提到过,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技术革命之一,但是它的后果是前所未有地强化了暴力政权的力量,令农民的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苦和悲惨。谁能说人工智能的进步一定不会导致类似的后果?

但是,如果我们对技术和未来的思考仅限于批判,那么最终导向的结论一定是关停人工智能,停止技术进步,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思想家们有时候应当向另外一个方向努力,那就是打开想象力,寻找历史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这就是博斯特罗姆在《未来之地》中关注的核心问题:他不是不知道技术进步有可能带来灾难,但是他先不讨论这个可能性。

他先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问题已被解决的世界里,然后讨论这个世界为什么可能出现,又为什么让人向往。或许我们能从这样的讨论中倒推出,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技术进步,才能让我们避免世界毁灭。

用新的消费形式刺激进步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专著,倒不如说是一部戏剧,一部穿插了主线和副线剧情的哲学对话剧。剧本的主线是教授尼克·博斯特罗姆从星期一到星期六的系列讲座——6天讲座与上帝创造世界花费的天数一样;而两条副线剧情,一条是他的听众们对讲座的讨论,另一条则是狐狸费奥多尔的来信。所以,这本书讨论的主题看似很新,但讨论的传统很古老:它是由亚里士多德的讲演传统、柏拉图的对话传统和伊索的寓言传统三条脉络连缀而成的。在教授的讲座部分,他大概讨论了4个主题:一是整个社会财富过剩之后,新的进步动力来自哪里?二是人类到底是会拥有更多闲暇,还是会去“卷”更多的新消费形式?三是为什么有目的和有意义的生活是更值得过的?四是闲暇社会如何解决无聊的问题?

让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博斯特罗姆提醒我们,为了实现乌托邦,仅仅规定生产力大幅提高和技术全面进步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我们的治理方式没有进步,那么物质力量的增加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但是,治理方式没有进步,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人性没有进步,而人性没有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是在近万年的稀缺社会中发展出来的,而不是在富足社会中发展出来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基本悖论:在高度不平等的社会中,人类创造财富和取得进步的欲望非常强烈;一旦平等社会到来,我们的进步动机就会衰落,我们就会想要“躺平”,结果就是已经取得进步的平等社会输给了进步欲望更强烈的新的不平等社会。如果一个乌托邦社会想要长期存在,就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在普遍富裕的平等社会中,新的进步动力来自哪里?

显然,这是在当下这个时代讨论乌托邦社会时,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悲剧性处境:我们没有办法找到既能享受闲暇,又能保持进步的办法。你可以说这根植于人性本身,也可以说这是因为我们过去一万年都生活在稀缺社会中,所以我们的社会制度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利用闲暇进行套利的自私行为。但无论如何,除非AI能够完全代替人类工作,不然我们就只能把这当作一个事实来接受。因此,为了保证乌托邦社会能够实现进步,我们好像只能选择用新的消费形式来刺激进步欲望,从而避免闲暇。

最大挑战是如何应对无聊

在物质极大丰富后,什么样的消费形式能刺激进步欲望?

博斯特罗姆提出了三种可能:一是不受边际效益递减影响的新消费品(比如,人们有百亿美元身家后,还想要生物增强或者脑机接口,把自己变成超人或者实现长生不老);二是能够吸收大量社会资本的公共项目(比如动物保护计划);三是地位游戏,也就是在经济地位平等之后,鼓励人们就社会地位进行竞争(比如,竞争谁赞助了更多慈善活动)。但是,这些新消费形式或许还受到一些更根本的约束。所以,乌托邦能够实现进步,这本身就依赖于一个基本假设,即进步是无限可能的。但会不会在相当长的历史周期内,进步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有可能陷入停滞呢?

一旦进步无法持续,那么“躺平”看起来好像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讨论一下闲暇的可能性。我们过去生活在稀缺社会的时间太久,以至于我们经常不能正确评价闲暇。其实,越是中下层阶级的人,对闲暇的评价越负面,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勤勉是美德,闲暇是浪费,是一种罪。而上层阶级对闲暇的态度就宽容很多。因此,在一个技术上确保了有更多闲暇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发展一种新的闲暇文化。

但闲暇文化归根结底也只能解决浅层冗余问题。所谓浅层冗余,指的是技术进步让人的职业劳动变得过时,从而导致工作时间减少。真正的问题是深层冗余,它指的是工作消失之后,我们通过工作获得的目的感和意义感也消失了。一旦工作没办法帮我们生产目的,我们就得发展出新的目的生产机制。博斯特罗姆说,我们大致可以设想五种机制,他称之为抵御深层冗余的“五环防御”(即指享乐效价、体验质地、自成目的的活动、人工目的、社会文化纠缠)。

这些机制在技术上实现起来并不难,但其背后并不只是一个关于机器替代人类工作的经济问题。其背后是我们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症状:无聊。后稀缺时代的最大挑战,归结起来就是,如何应对无聊。

在这样的时代,一本讨论乌托邦如何实现的书,完全可以具备高度的现实意义。因为它可以成为我们的反向指标:当我们意识到技术进步没有让我们在闲暇中追求更单纯的快乐,也没有用更细腻的美学体验来抑制我们精神中无法治愈的无聊之时,我们就知道,眼下世界的技术进步,不管发展速度与变化频率多么令人吃惊,都还远远没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

(作者为亚洲图书奖得主)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张笑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收单主业面临天花板 拉卡拉再... 中经实习记者 许璐 记者 李晖 北京报道面对行业承压与增长瓶颈,第三方支付“老兵”拉卡拉(30077...
专访奥雅纳王凌飞:城市更新需平... 中经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城市更新是一场“持久战”,需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随着技术...
“文化小大使”打开了解中国的一...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7月4日电(记者俞海萍)2025年“文化小大使”交流活动暨2026年活动发布仪...
00后怎么赚钱白手起家,怎么创... 【青岛新闻网独家】文本/贝利图片,视频/张力维20岁能赚多少钱?想必大部分人在这个年纪还在无忧无虑的...
热门创业项目有哪些,热门创业行...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未来互联网领域将进一步整合大量社会资源,创造新的产业...
哈马斯就停火提案做出回应 当地时间4日晚间,消息人士表示,哈马斯已经向相关斡旋方就加沙停火提案做出积极回应,并将很快发表官方声...
手绘简易创业海报图片,创业手抄... image/99e2e4abcaab472b9829ff3297c12cc4" />
青海省学术期刊工作交流会召开 本报讯 (记者 王煜鹏) 7月4日,由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协举办的青海省学术期刊工作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
在机器人生产企业看“中国智造” 转自:光明日报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安徽省芜湖市汇聚300多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