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前沿机遇,专家热议AI赋能央国企数智化转型
创始人
2025-07-05 00:03:51
0

转自:千龙网

AI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颠覆性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为央国企转型带来新机遇与挑战。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第三届信息技术创新赋能央国企数智化发展论坛”举行。论坛以“智信领航 创新共赢”为主题,汇聚了行业精英、技术专家与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创新如何助力央国企实现数智化转型。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执行主任刘龙庚说,信息技术作为具备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生产力,是赋能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坚信在央国企发挥“链长”引领作用、自主智能技术持续突破、数据要素活力充分涌流的共同驱动下,数智化转型将迈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阶段。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国资国企研究院院长彭建国强调,“十五五”时期央国企需以“主力军、国家队、排头兵”的定位,紧扣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引领、数字赋能等战略重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城市交通、高校科研、政务云、基础软件等领域的产学研专家分享了各自在AI赋能央国企转型中的思考。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首席信息官徐志斌以北京城市交通服务行业在AI领域的实践为例介绍道,目前在客服场景,人工接话量只占20%,智能客服已达到80%比例。视觉模型目前正在路网运行监测、资产巡检等场景探索落地应用,但仍面临小模型精度不足、误报率高等挑战。他透露,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正探索大模型在安全规范、视觉分析(如安全隐患随手拍识别)、数据洞察等场景的应用,并致力于推动国产算力应用与行业智能体构建。

数智化转型,基础的“底座”在于算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博生导师郑纬民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中提醒,国产智算生态建设刻不容缓,产学研用各界需携手共建“中国标准”的智能算力体系,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以”算力自立”托举“智能自强”。

郑纬民分析,当前国产智算系统发展面临两大核心任务:一是提升系统的可用性与好用性,二是研发低成本个人推理机,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化应用。针对国产大模型生态系统的不足,郑纬民提出,破局关键是构建类CUDA(英伟达构建的以GPU并行计算为核心的软硬件协同体系,涵盖开发工具、优化库、开发者社区及行业应用,已成为AI、科学计算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基础设施)系统并打造核心基础软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北2024年新增5家上市公司...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湖北上市公司正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北京市实现乡村医卫服务全覆盖 转自:千龙网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已达2136个,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近年来,本市多措...
严查欺诈骗保!国家医保局公布八... 转自:上观新闻新华社北京7月6日消息,以药品追溯码异常线索为重要抓手,国家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国部...
山东电信:推进学习教育与作风建...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山东电信纪委以“三个坚持”为抓手,系统推进学习教育与...
群众“码”上说 政府马上办 转自:中国改革报 为畅通群众意见建议表达渠道,河北省威县成立民情办公室,并设立“民情通办”服...
邳州电信开展“庆七一砥砺奋进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员工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
桦树皮是“传家宝” 转自:辽宁日报 “我的爷爷叫杨靖宇,但他其实不姓杨。”采访伊始,马继民这句简短的开场白,瞬间将我们带...
视网膜里的AI革命,如何让基层...   “我的视网膜年龄比实际年龄小6岁!”这个神奇的检查让记者兴奋不已。  日前,在北京同仁医院,记者...
评选结果预计于9月30日公布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记者朱才威报道 7月6日,记者从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辽宁省筹备委员会(以下...
《全球数字友好倡议》在京发布   7月2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之一的数字友好城市建设全球对话上,《全球数字友好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