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适应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参与者拓展和管理要求、满足CIPS业务发展需要,央行拟修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
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适应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发展需要,组织修订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银发〔2018〕72号),形成《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谈及修订背景,《起草说明》指出,近年来,随着 CIPS 业务发展和参与者规模扩大,《业务规则》相关内容无法有效满足参与者拓展和管理要求,有必要根据 CIPS业务发展实际,对《业务规则》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健全参与者管理机制, 有效满足CIPS参与者拓展需要, 提高CIPS参与者管理水平。同时随着CIPS功能和服务的持续优化,有必要调整《业务规则》相关内容,仅对参与者业务行为提出原则性要求,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有效适应CIPS业务发展和功能升级的需要。
《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 》共六章三十一条。其中,总则部分明确了制定依据、适用对象和业务范围。《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 》适用于CIPS运营机构、CIPS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
账户管理部分,《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 》对参与者和运营机构账户开立、参与者结算资金归属、参与者流动性管理等业务行为进行规范。
业务处理部分,《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 》明确参与者的业务类型,对报文权限申请、系统登录、业务种类填写、查询查复等业务行为进行规范。
其中,银行类直接参与者应当根据其客户指令或间接参与者的委托等,以逐笔或批量方式通过CIPS办理支付业务。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类直接参与者应当根据其相关交易系统、证券结算系统或中央对手等的功能需要,通过 CIPS组织或参与办理资金结算,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拓展服务范围、对象或业务场景。
结算机制方面,《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 》明确结算机制,并对队列管理、业务撤销与退回、参与者记账和对账等业务行为进行规范。
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方面,《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 》明确CIPS运营机构和参与者应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运行异常和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立备份系统,并及时做好故障处理。
其中,运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框架,建设相关风险管理系统,制定配套制度和采取防控措施,监测、评估和管理流动性风险、业务风险、运行风险及其他各类风险,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运营机构和直接参与者应当建立健全系统故障处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业务处理的连续性、数据的完整性、资金和信息的安全性。
附则要求CIPS运营机构应制定操作指引、与参与者签订协议、制定和发布报文标准,同时明确解释权和施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