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底“0糖”游戏,我们买了14款饮料
创始人
2025-07-04 20:37:35
0

转自:上观新闻

酷暑下,“0糖饮料”卖得更好了,但它们真能让人“畅爽无负担”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市场上随机选购了14款“0糖”饮料,揭底“0糖”的游戏。

“0糖”并非无糖

很多人并不知道,购买“0糖”饮料不等于购买了健康,因为“0糖”并不是一丁点糖也没有,而是含糖量较低,低到符合标称“0糖”的要求。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0”界限值,糖的“0”界限值为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不超过0.5克。

也就是说,当一款饮料的糖含量不超过0.5克/100毫升时,就可以标称“零(0)糖”“无糖”“不含糖”“糖含量为0”“没有糖”等。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有人不免疑惑,“0糖”就是没有糖,为什么国家标准会允许含量不超过0.5克/100毫升的糖叫“0糖”?这是因为有些产品的原料会自带糖,比如乳糖或糖浆,随原料带入产品,而非主观故意添加,很难避免,因此标准提供了一个“容错”的空间。

不过,这种善意有可能被钻空子,明明原料中糖的带入量远低于0.5克/100毫升,但出于成本、风味等方面的考量,有厂商主动将含糖量加到逼近0.5克/100毫升的上限。

这种操作的确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宣称“0糖”,但不利于对“0糖”深信不疑的消费者,可能也一定程度增加他们过量摄入糖的健康风险。

以一瓶600毫升的“无糖”饮料为例,假设其糖含量顶着“0”界限值,那么一瓶饮料中藏着的糖最多有3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儿童和成年人每日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那么喝9瓶上述饮料就已“超标”,何况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糖的渠道还有很多,一些在主食摄入上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就因为喝了一两瓶“0糖”饮料,不知不觉便“糖过量”。

营养成分表里的“0糖”不一定代表一丁点糖也没有。 陈玺撼摄

此外,还有一种“0糖”标签要仔细鉴别。比如一款山楂条,包装正面印着“不添加”三个大字,乍一看消费者会以为“0糖”,但仔细看,“不添加”下有三列小字:“防腐剂、香精、人工色素”。

所以这款山楂条是加糖的。根据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数据,这款净含量108克的山楂条含有92克碳水化合物(糖)。

山楂条的包装。 刘惠宇摄

代糖争议缠身

不过,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控制糖的含量并非易事,与其冒失控超标的风险,还是寻找糖的替代者风险更低。

记者在市场上随机选购了14款“0糖”饮料,查看配料表,发现所有厂商都选择了代糖。

这14款饮料中,9款添加了赤藓糖醇,8款添加了三氯蔗糖,6款添加了安赛蜜,3款添加了阿斯巴甜,1款添加了木糖醇;有11款添加了两种及以上的代糖。

柠檬风味苏打水中含有代糖“木糖醇”。 刘惠宇摄

代糖的种类很多,根据产生热量与否,一般可分为营养性的甜味剂(可产生热量)及非营养性的甜味剂(无热量)两大类,添加代糖后,不用再加蔗糖、葡萄糖等,就能让饮料甜起来。

但这样的“0糖”也不能完全令人放心。

即使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经过严格的评估,确认安全性后,允许多种代糖按照限定的范围和用量作为甜味剂添加进食品,我国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允许添加的甜味剂就有20多种,但直至今日,都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让它们彻底洗脱威胁健康的嫌疑。

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指出,要慎用代糖食品,经常食用代糖食品的危害包括扰乱肠道菌群平衡、患糖尿病或肥胖的风险增高等。

甜味剂无法完全抵消大脑的饥饿感,会引起能量代偿行为,刺激人们过量进食,从而血糖升高。当人体摄入大量代糖物质,机体感知到甜味信号后过量分泌胰岛素,长期刺激导致胰岛素受体敏感度下降,脂肪分解减少、合成增加,导致肥胖或代谢综合征等。

一些人群在摄入甜味剂上要慎重。比如阿斯巴甜,进入人体后会分解出苯丙氨酸,极少数患有遗传病(诸如苯丙酮尿症)的人群不能摄入。

又比如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等糖醇,在肠胃内不被吸收或吸收量小,积聚肠道内,提升了肠道内的渗透压,从而打破肠道平衡,引起腹泻,对糖醇不耐受的人群要慎食。

既然风险尚无完全定论,那么从最谨慎的角度来考量,饮料厂商使用甜味剂时,要秉持“能不加就不加,能少加就少加”的添加剂使用原则。

消费者更要小心为上,尽量少喝、不喝“0糖”饮料,切勿迷信“0糖就是健康”的营销话术。

一款饮料配料表里的甜味剂。 刘惠宇摄

繁荣却又脆弱

踩准了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心理需求,加上强大的营销手段,一大批厂商凭借“0糖”概念产品“风生水起”。

2016年在北京成立的元气森林就被视为“0糖”概念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彼时,传统无糖饮料主要使用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人工甜味剂,元气森林选择了赤藓糖醇这个“新工具”,与三氯蔗糖搭配,使甜度、口感更加接近于蔗糖。同时,投资上游企业控制成本,将赤藓糖醇生产成本从2018年的2万元/吨降至2023年的1.2万元/吨,进而取得了终端售价的亲民优势。

2024年,元气森林整体业绩实现双位数增长,外星人电解质水销售额突破30亿元。

元气森林热销的气泡水主打“0”概念。 陈玺撼摄

一批国内饮料厂商也“跟风”布局“0糖”市场。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2.6亿元,到2023年突破400亿元,再到今年被看好超过600亿元,“0糖饮料”已经成为中国饮料市场的头部细分赛道,正以年均超过30%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

然而繁荣的市场背后,“0糖”概念产品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却十分脆弱。

2023年,一项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的研究显示,时下流行的代糖赤藓糖醇,和主要心血管疾病高发存在关联,导致其风险增加80%-121%,并引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消息一出,大批赤藓糖醇供应商及下游饮料厂商受到明显影响。2023年,元气森林赤藓糖醇的供应商之一保龄宝的净利润“腰斩”。

大批供应商跟风布局代糖市场,也是保龄宝利润“腰斩”的主要原因。当时,全球赤藓糖醇总需求量在15万吨到20万吨,但中国激增的赤藓糖醇产能已达到其5倍,仅保龄宝的产能就高达6万吨,全球赤藓糖醇产能严重过剩。

业内人士指出,高速增长的预期将吸引更多“玩家”入场,激烈的竞争和脆弱的抗风险能力不利于“0糖”市场的健康发展,行业一旦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风险将更容易被忽视。

原标题:《揭底“0糖”游戏,我们买了14款饮料》

题图来源:刘惠宇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陈玺撼 刘惠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元医药子公司盐酸阿莫罗芬搽剂...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1089,证券简称:福元医药)...
东方生物拟斥资2500万至50...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298)宣布,董事会...
巴尔卡尔共和国发生袭警事件 一... 当地时间4日,总台记者获悉,俄罗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的首府‌纳尔奇克市发生袭警事件,一名袭击者...
万润股份董事吕韶阳因工作调整辞...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643,证券简称:万润股份)于...
沃土结出“致富果” □ 吴迪  近日,一场以“特色农业产业促振兴 解码经济发展新引擎”为主题的全国主流媒体调研活动在湖南...
西部证券2025年上半年新增借...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673)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
塞舌尔总统:中国援塞医疗队是塞... 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塔那那利佛7月4日电(记者凌馨)维多利亚消息: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4日表示,中国援...
创业圈大经贸杂志官网,大经贸创...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透过电视连线出席「港八一站式平台」的启动仪式。林郑月娥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央政...
就业贷款2021年新政策,河南... 2021届大学毕业生朋友们:大家好!时光飞逝,时光飞逝。在这个迎来建党100周年的美丽夏天,你充满了...
吸引人的麻辣烫店名(小吃创业计... 说到辣酱许多人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吃一顿饭为什么?好吃!李的布料很多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材混合肉和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