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企业思想家
四川明确23个产业作为重点突破方向
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四川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总体目标、重点突破方向和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培育30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创新突破发展,培育10家以上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和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能力初步形成。
《方案》充分考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律和阶段,从市场主体培育、产业集群集聚、创新能力及产品打造等方面提出了四川的目标。总的思路是突出建圈强链,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创新驱动、重点突破,着力构建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培育链条。
《方案》明确了23个重点突破方向,其中15个新兴产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核医疗、商业航天、新型航空、低空经济、氢能、新型储能、激光装备、增材制造、生物农业、先进材料;8个未来产业领域,包括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科技、元宇宙、前沿生物、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超高速轨道交通、深地科学。
《方案》坚持立足优势、体现特色、重点发展、各有侧重的原则,明确了各产业可操作能落地的发展思路。集成电路、核医疗、商业航天等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侧重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量子科技、6G、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侧重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志性产品打造。如,商业航天突出“星箭发用”统筹推进,氢能突出“制储运用”一体发展,6G聚焦标准制定与应用需求验证等。
《方案》提出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提升产业整体效能、促进产业量质齐升五项重点任务,从关键技术突破、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企业梯次培育、产业协同发展、强化应用带动等方面明确分工,着力构建从创新策源到转化应用的产业培育链条,体系化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这些举措回应了“技术攻关依靠谁、成果转化怎么保障、不同主体如何支持、产业基础重点是什么”等社会关切,有利于解决科研院所技术研发与产业结合不够、经济科技“两张皮”等难题。
河南省拟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
7月2日,河南省发布《河南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制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创业培训、辅导和教育体系,为创业人员提供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质量提升、融资担保等创业辅导培训;将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和小微企业创办人纳入创业培训补贴范围,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并按规定给予补贴。
《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要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组织梯度培育体系,制定分级分类扶持政策,对科技型、创新型、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民营经济组织实施精准指导和常态化帮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企业认定奖励、园区培育奖励、用地用房保障等支持,推动民营经济组织聚焦主业加快转型升级。
《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平等参与市场设施联通、要素资源和商品服务市场建设,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组织在资本融合、技术研发、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等方面开展合作。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民营经济组织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制造业、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能源、区域合作等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平台。鼓励和支持有意愿的民营经济组织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重大基础研究。对民营经济组织出资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组建和参与建设国家和省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组建由民营经济组织主导、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任务型和开放式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依托民营企业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实现研发、验证、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贯通。
云南省前5月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超50%
近日,报道显示,云南省今年1—5月1775个省级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51.29%,同比提高8.69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支撑率达39.05%。其中,云南省国资国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与产业升级项目,成为稳投资促发展的核心引擎。382个民营企业投资项目中,云投集团、建投集团等国企通过“以投带引”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推动民企项目投资完成率达43.51%;76个“重中之重”项目中,省属企业牵头实施的能源、交通类项目完成率达47.7%,为云南重大项目建设树立标杆。
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来看,820个基础设施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51.91%。其中,190个交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49.7%,216个水利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51.99%,65个社会事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42.96%,42个生态环保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81.14%,290个城市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60.93%,17个口岸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51.44%,107个基础设施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超80%。
从产业发展领域来看,955个产业发展领域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50.55%。其中,439个能源以外工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43.77%,275个能源工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57.41%,88个农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48.42%,82个文化旅游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55.29%,46个数字经济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51.07%,25个商贸物流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44.7%。
云南省国资国企正在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投资拉动 + 产业培育 + 创新驱动”三维联动,持续为云南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形成可复制的地方国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云南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