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7月9日—10日,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即将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举办。
回望其演进历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这个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地命名的文明对话平台,从最初的儒家文化精粹探讨,到今日成为全球文明对话的醒目坐标,论坛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益创新、影响力持续提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广泛凝聚文明共识的桥梁纽带。
规模之变:“朋友圈”越来越大
自2010年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启幕,光阴已悄然流转至第十一届盛会。15年来,尼山论坛从最初不足百人到近千人与会,从参会专家仅30人到全球各国几百位专家济济一堂,论坛“朋友圈”越来越大,已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盛会。
2010年9月,首届尼山论坛问世。到了第二届尼山论坛,有联合国文明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国家政要、世界文明古国代表、儒学学术人物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著名人士约120人出席。一些外国前政要主动提出前来参加尼山论坛,发表推动世界不同文明和谐发展的主张。第五届尼山论坛在参会学者的数量、层次、广度上实现了飞跃。参会学者共计263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海外学者和嘉宾共计91人,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研究院院士小约翰·柯布、阿尔巴尼亚国家科学院院士沙班·西纳尼、哈佛大学教授罗斯·特里尔、清华大学国学院陈来先生等都在其中。
第九届尼山论坛在国际化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1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12个国家的友好省州州长和市长及外媒记者、专家学者等近160名外宾出席论坛相关活动,圭亚那总统阿里、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及15位省部级政要出席论坛活动,哥伦比亚大学萨克斯教授等世界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展现出论坛强大国际吸引力。第十届尼山论坛则共有来自多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友好城市代表等63个国家的近400位国际嘉宾出席,规格和数量均创历届之最。其中,国际学者比例超过50%。
本届尼山论坛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现场与会,其中,国外专家学者2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180余位。截至目前,论坛确认参会嘉宾560余人,其中国际嘉宾约300人,来自埃及、秘鲁、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马尔代夫、美国等70多个国家,其中,副部级以上外国政要、前政要12人,驻华使领馆代表35人,外国官员、国际组织代表13人,国外专家学者220余人,国际参与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壮大,尼山论坛已经成为全球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的平台,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由“地方名山”走向“世界舞台”,尼山论坛迈出了文明对话最为坚实的一步。
维度之变:从单一学术论坛到立体丰富的学科交叉
从首届论坛的“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到第十一届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以开放、包容之姿创设的尼山论坛始终聚焦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其并没有拘泥于单一的高端学术论坛,在持续提升办会规格的前提下,也在逐步拓展为人文综合论坛,并与其他学科逐渐融合,推动对话范围从学界走向社会各界,不断拓展对话的维度边界。
比如,第二届尼山论坛进行了许多创造性、务实性的设计和安排,其中尤其突出文明古国和遗产保护;第三届尼山论坛增加了中韩对话、女性圆桌交流等众多亮点,还策划了“青春迷你版”的尼山论坛;第七届尼山论坛首次举办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启动仪式、部长访谈、外国使节访谈和青年访谈,从不同角度加强交流互鉴。
第八届尼山论坛新增多个卫星论坛,譬如华侨华人论坛、中医药对话、青年对话等,相较于以往对话范围更加广泛,走出了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原有范围,从学界走向社会各界。第九届尼山论坛进一步完善提升“主论坛+N场分论坛+系列文化体验”举办体系,聚焦融入日常生活,策划组织尼山片区中华美德生活体验、外国青年研学体验等系列特色活动。第十届尼山论坛新设中意古典文明对话会,首次举办体育文化论坛和家庭文化研讨会,分别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与“家庭文化传承与世界文明发展”进行探讨。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定位是综合性人文论坛,但也不断强化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人文领域问题、AI对人类文明活动的影响等议题成为耀眼的学术焦点。另外,平行论坛中围绕医药文化、水文化、金融文化等的探讨,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鲜明特色。参会者不仅能品尝人文精神的思想珍馐,也能深切感受现代科技对全球文明的强劲推动。
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学术论坛,发展成为如今涵盖文化、教育、历史、国际政治、经济、生态、传媒、艺术、中医药等多个领域多学科交叉的人文综合论坛,尼山论坛涵盖面越来越宽广,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机与活力,拓展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度和广度。
形式之变:从聚焦学术研讨到多元互动交流
为进一步提升尼山论坛的品牌影响力,第五届尼山论坛着眼机制化建设,有效整合山东文化资源,将论坛与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统筹谋划,这次论坛也首次纳入到孔子文化节中。
2019年,由教育部、山东省共建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正式成立,从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为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要承办单位。
从2020年开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与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融为一体,每年举办一次,实现了两个重要文化品牌的强强联合,形成了由中央政府批准,国家部委单位和省政府主办,省直有关单位、山东大学、济宁市政府为承办单位的运作机制,层次更高、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尼山论坛创立之初多聚焦于学术研讨,随着媒介环境与受众需求嬗变,尼山论坛积极引进更具创意与活力的多元形态,使精深思想获得更轻盈化的表达。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总结出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便在此基础上诞生。
本届论坛更加强调多元活跃的互动交流,其中大量增加了高端访谈、高端对话、分组对话等互动形式,以更好地实现与会者的互动交流。高端访谈增设观众与嘉宾问答环节,实现了从“嘉宾主导”到“全员思辨”的模式革新。高端对话采用“1位主持人+ 6位嘉宾”的组合形式,嘉宾即时回应主持人的提问并与观众互动交流。分组对话也增加现场提问、互相切磋探讨等创新环节,让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见解在互动中更好地交织融合。
如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发展为融学术研讨、文化展览、艺术展演于一体的“立体对话场”。十余年的革新如同为思想插上翅膀,使不同认知背景的参与者均能在共享的时空中找到文明对话的入口与出口。
资料来源: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闻发布会、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