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港股ETF受资金青睐,多只产品资金净流入居前;A股ETF资金净流出超41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随着沪指创出年内收盘新高,有着“逆市风向标”之称的股票ETF市场再次出现“落袋为安”的现象。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7月3日,全市场股票ETF(含跨境ETF)资金净流出21.69亿元,其中A股股票ETF资金净流出超41亿元。
场内资金布局港股市场热度不减,近期日线出现“四连阴”的港股通互联网ETF及恒生科技ETF吸引资金“抄底”,多只产品位居7月3日资金净流入榜前列,而跟踪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的A股宽基ETF出现资金净流出。
股票ETF昨日资金净流出超21亿元
7月3日,上证指数收于3461.15点,创出年内收盘新高。随着指数水涨船高,股票ETF资金出现“落袋为安”的现象,整体呈现净流出的局面。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全市场1129只股票ETF(含跨境ETF)总规模达3.41万亿元。在昨日股市震荡行情中,股票ETF总份额减少0.31亿份,按照区间成交均价测算,净流出资金为21.69亿元。
从大类型来看,港股市场ETF与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达19.46亿元与18.63亿元;宽基ETF资金净流出居前,净流出金额为57.39亿元。
具体到指数维度,7月3日,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相关ETF资金净流入居前,达9.11亿元;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相关ETF资金净流出居前,达21.38亿元。
大型基金公司旗下部分ETF继续保持资金净流入的步伐。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旗下ETF最新规模达到6457.5亿元,7月3日总规模增加41.4亿元。其中,恒生科技ETF易方达净流入1.5亿元,中概互联网ETF净流入1.4亿元,证券保险ETF净流入1.4亿元,科创板50ETF净流入1.2亿元,同类规模第一的人工智能ETF净流入0.6亿元。
华夏基金旗下ETF中,科创50ETF和游戏ETF单日净流入居前,分别达3.4亿元和1.6亿元;最新规模分别达831.52亿元和69.11亿元,对应跟踪指数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分别为23.16亿元和6.08亿元。上证50ETF资金净流入也超1亿元。
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红利ETF、恒生科技ETF资金净流入居前
在基本面与资金面共振作用下,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强势。截至7月3日,恒生指数年内涨幅逼近20%,领跑全球主流指数。
场内资金也借道港股ETF寻找低位布局的结构性机会。Wind数据显示,7月3日,全市场资金净流入排名前四的ETF被港股ETF包揽,分别是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博时港股红利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华宝港股互联网ETF。其中,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资金净流入超过5亿元。
谈及2025年下半年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富国基金旗下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经理田希蒙认为,科技、创新药及高股息资产有望成为港股市场核心主线。
具体来看,科技领域,AI技术商业化加速与资本开支扩张将推动互联网巨头盈利超预期,叠加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扶持,港股通互联网等领域具备估值修复潜力。医疗保健板块中,创新药受益于政策松绑及国际化战略推进,头部企业盈利兑现与管线突破将驱动估值重塑。高股息资产方面,在低利率环境下配置价值凸显,港股通资金持续涌入,推动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股息率优势强化。若红利税下调政策落地,其实际收益率有望进一步抬升。
“虽然恒生指数的估值处在近几年较高的水平,但科技股和互联网企业仍有比较充分的上行空间。Wind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恒生科技指数EPS增速大约为35%、ROE增速大约为14%,相比之下,沪深300指数EPS增速大约为6%、ROE增速大约为11%。因此,下半年港股仍存在结构性机会。若拉长时间看,基本面对股价上涨的驱动能力可能更加明显。”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赵宪成表示。
从资金净流出角度看,A股ETF中的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创业板ETF资金净流出居前,港股ETF中的创新药ETF资金净流出较多。
编辑:黄梅
校对:乔伊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