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信用协会承办的“信用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召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信用管理学科带头人吴晶妹进行了主旨发言,聚焦“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主题,阐述了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概念和关系、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缘由和带来的机遇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用管理学科带头人 吴晶妹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有什么关系?
吴晶妹表示,数字解决了信用长期缺乏载体的问题,使信用具象化、量化,按信用多少配置资源成为可能。经济赋能信用经济,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网络、可落地应用的渠道,使信用的记录和信用的评价更加透明与公平,使信用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更加精准和高效,实现了以信任为基础的、突破时空限制的信用交易。
“数字技术解决了广义信用无法被准确刻画的难题,使信用评价更加丰富全面,使信用参与资源配置成为可行。”吴晶妹认为,过去,由于对信用内涵认识的限制,更由于技术和数据的缺乏,广义的、三维的信用刻画是无法进行的,特别是对诚信度与合规度的测评。现在,数字经济下的数字技术及产业发展,海量的数字与即时的记录,使对信任的评价变得越来越客观、覆盖更广、应用更便捷、成本更低,极大地扩展了信用经济的深度和广度。
信用反哺数字产业,助其获取融资资源并实现快速发展。数字产业属于科创技术类,很多企业都是轻资产运营,在传统的以厂房、土地、设备等实物资产抵押获得融资的方式下,这些企业很难获得融资。信用作为融资工具持续支持着众多产业的发展,数字产业也不例外。以深圳为例,截至2024年9月末,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规模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2%。数字赋能信用,信用又反哺、反作用于数字,数字产业在信用的加持下,更多的参与了资金的配置,获得了更多的融资资源。
吴晶妹指出,信用赋能数字,使数字经济的深度和广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信用记录、信用评级与评价、信用报告等。这些信用需求不仅促进了产业数字化服务规模的扩大,同时使其有了信用要素灵魂,可以伴随着信用进入各行各业,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数字与信用是双向奔赴,互相赋能,信用更加活跃和透明,数字更加鲜活有生命力。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为什么会融合发展?
吴晶妹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信用经济一直发展缓慢,直到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出现并普及,信用才找到了合适的数字载体而快速发展。当数字产业逐渐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与亮点,数字经济到来了,社会的生产生活都数字化了,信用也随之数字化了。当信用作为要素开始广泛参与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信用经济到来了。从历史演进看,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不是天然一同产生的,但是是天然的走在一起的。
其次,从现实的合理性上看。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是客观存在并不断发展的现实,是不同视角下的新的发展阶段,都遵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平与效率等方面,有着一致的作用和融合的基因。黑格尔认为,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数字经济和信用经济走到一起,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
再次,从经济理论上看。数字经济主要是从生产视角、从在经济增长中产值、产业结构的突出性与重要性来看的,信用经济主要是从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角度来看的。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其中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其他对生产亦会反作用。
目前,数字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巨大,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产生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数字化的信用价值在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作用,催生了更活跃更进步更公平的新型生产关系。数字经济与信用经济的融合,实质上是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实现形式不断发展进步。
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吴晶妹以信用研究的视角,从诚信建设、信用规则、信用交易、信用数据资源等方面探讨了信用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
诚信建设的理念、方式与路径将更多的数字化,建立良好的可量化的信任关系成为社会广泛诉求。信任关系将更多的以信用承诺、信用档案等数字形式记录与存储和评价。这个服务市场是蓝海。但还需要信用服务和数字技术服务携手攻克一些理论与实践难题,其中比较核心的就是能表达信任水平的诚信度的界定与测量。
信用规则借力数字化形式,从熟人社会拓展至陌生人社会,成为基本规则。人们遵守信用规则的基本情况,通过数字化可以具体的呈现为事前事中事后的行为轨迹、具体奖惩的记录与信用修复的情况。这是一个新的市场,空间广阔。那么,现在的社会到底有哪些重要的信用规则?一个企业或自然人怎么做就算信用合规了?做了什么就会被惩戒,惩戒到什么程度?我们需要挑战与解决当今社会信用合规度的界定与量化这个难题,交出时代答卷。
信用交易在数字化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产品多样且风险复杂多变。目前银企之间的资金借贷、企业间的赊销供应链、电商平台上的信用消费等等,信用交易产品丰富,规模庞大,风险点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信用评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在当代,信用交易及风险的变化有什么特征?影响信用风险的基本要素究竟有哪些?就是要解决践约度的界定与度量,这在实践中很重要。
信用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与信用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的财富,需要创新信用数据资源的管理与应用。对这类财富的管理与运用,以前我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国际经验也不多,而且也无法照搬。目前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类财富还会快速增长。所以,创新管理制度、搭建实践操作体系已迫在眉睫,应成为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和健全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