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受理量激增,“1+6”科创板新政落地后首家未盈利企业过会受关注
创始人
2025-07-04 12:42:04
0

转自:金融投资报

金融投资报记者 张璐璇 上海报道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日前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宣布了“1+6”科创板改革举措,以及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等一系列重磅IPO改革措施。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6月中下旬,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均迎来了一波集中的新项目“受理潮”。与此同时,未盈利企业IPO也迎来重大进展。

三大交易所迎来IPO“受理潮”

此前,金融投资报记者已报道,6月中下旬以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的IPO新受理企业数量均明显激增。(点击链接查看此前报道:A股IPO迎受理高峰:数量已超去年全年,北交所公司占比逾六成)具体来看,北交所的IPO企业受理数量仍然最多。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共有115家企业的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其中97家企业在6月获受理。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受理情况环比今年前几个月、同比去年同期均显著改观。去年6月,沪深两地交易所仅各受理1家IPO企业,创下注册制实施以来6月单月受理数量新低。今年前五个月,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均仅有2家IPO企业获受理,6月则分别有7家、9家IPO企业获受理;科创板今年前5个月仅有3家IPO企业获受理,6月有18家IPO企业获受理;创业板今年前5个月仅受理了2家IPO企业,6月则有19家IPO获受理。

不过虽然6月的IPO受理情况有所回暖,但如果拉长时间来看,IPO市场仍在“恢复期”。据记者粗略统计,2022年6月、2023年6月共计分别有324家、246家IPO企业获受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的IPO受理数量很难再回到2024年之前的水平,不会再“大水漫灌”。

政策红利是IPO回暖的重要推手

新一轮IPO深化改革举措为IPO市场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1+6”政策是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举措。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旨在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近日在出席2025年上市公司论坛时表示,接下来,上交所将推进科创板“1+6”改革举措和示范案例落实落地,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不断增强制度吸引力、竞争力,持续提升市场获得感,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创板改革已先行一步,创业板改革也在酝酿当中。深交所副总经理李辉在2025年上市公司论坛上透露,未来深交所将深化创业板改革,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初步考虑支持优质的创新企业发行上市、提升股债融资灵活度和便利度、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促进创业板投融资平衡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表明了国家对科技及创新产业的大力支持,这将推动更多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企业借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有望成为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的亮点。

未盈利企业IPO通道重启

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是“1+6”新政中最受关注的一项。未盈利企业基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IPO进程在2023年6月以后就进入了实质性暂停,此前共有39家企业通过该标准上市,其中20家为生物医药企业。

记者注意到,7月1日顺利过会的禾元生物就是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它也因此成为了“1+6”新政后首家过会的未盈利科创企业。

招股书显示,禾元生物是一家创新型生物药企,主要从事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植物分子医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该公司的IPO申请在2022年底就获受理,之后经历过两轮问询。财务数据方面,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2521.61万元,净利润为亏损1.5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减少近四成,净利润亏损扩大超六成。与此同时,该公司的研发投入一直保持在高位,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其研发费用分别达到1.1亿元、1.6亿元和1.2亿元,超过营收数倍。根据招股书,禾元生物此次计划募集资金24亿元,其中16.58亿元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6.42亿元投入新药研发,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7月1日召开的上市委会议重点针对禾元生物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具体指标数据的可靠性、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是否审慎等问题进行了现场问询。

与此同时,创业板也迎来了2025年首家未盈利企业的IPO申请。

6月27日获受理的大普微属于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的未盈利企业,选择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的创业板上市标准。招股书显示,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是国内极少数具备企业级SSD“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全栈自研能力并实现批量出货的半导体存储产品提供商。该公司2022年至2024年业绩均亏损,2023年亏损超6亿元,2024年毛利转正,亏损收窄至不到2亿元。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其营业收入持续保持增长趋势确定性较大,未来成长具有可持续性,预计将于2026年度整体实现扭亏为盈。

虽然未盈利企业IPO通道重启,但这并不意味着审核标准的放宽。即使成功上市,未盈利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还是要看其自身基本面、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此前,2023年唯一一家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智翔金泰上市首日即破发。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仍未实现盈利,股价也一直处在发行价以下。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应该不会出现大批未盈利企业上市,因为政策倾向的是那些科技属性足够“硬”、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企业,要求其实并不低。未盈利企业后续的IPO进展,对行业下半年申报IPO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券商投行业务有望持续修复

对于券商而言,IPO改革也带来了更多的投行、投资业务机遇,部分在科创板保荐承销业务拥有优势的投行或将更加受益。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A股IPO共受理177家企业,由37家券商保荐,其中过半的项目被6家券商包揽,分别是国泰海通(26家)、中信证券(22家)、中信建投(14家)、中金公司(10家)、国联民生(9家)、华泰联合(9家)。此外,保荐项目数超过5家的还有国金证券(8家)、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7家)、东吴证券(7家)、国信证券(6家)、国投证券(6家)、东方证券(6家)、开源证券(5家)、中泰证券(5家)。分上市板来看,中信证券保荐的科创板项目最多,在今年新受理的21家企业中占了7家,此外华泰联合有4家;创业板的项目集中度相对较低,保荐项目最多的是国泰海通,有4家。

展望下半年,有投行人士表示,考虑到政策支持科技企业和未盈利企业上市,沪深交易所对科创板、创业板的审核政策或有所放松,下半年IPO业务量应该会保持平稳甚至有所提升,券商投行业务整体或保持修复态势。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所985高校迎来新书记 日前,中央批准:邬小撑同志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左惟同志不再担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职务。7月...
ST张家界预重整进行中,遭湖南... 7月4日,ST张家界(000430)发布公告,关于公司预重整事项的进展情况。2024年10月16日,...
南京溧水两位村民接力救助落水老... 转自:扬子晚报扬子晚报网7月4日讯(通讯员 溧公宣 记者 梅建明)近日,南京市溧水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石...
今年上半年以色列定居者在约旦河... 转自:财联社【今年上半年以色列定居者在约旦河西岸发动约740起袭击】财联社7月4日电,据央视新闻,联...
川南滇北交通互联加速!会禄高速... 7月4日,由蜀道集团所属蜀道高速集团投资、四川路桥集团勘察设计分公司设计,河北联蜀公司承建的会理至禄...
花开北京·荷和美美 盛夏出游 ... #有一种生活叫北京#【花开北京·荷和美美 盛夏出游 赏荷正当时】7月4日,“花开北京·2025北京荷...
节气丨愿美好时光里,尽享又一夏... 当太阳行至黄经105度小暑携着温热的风翩然而至此时,天地间再无凉风连蝉鸣都裹挟着暑气荷叶亭亭如盖蜻蜓...
赢得中国市场 就能赢得全球市场... 中经记者 秦枭 西塘报道移动互联网应用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
太原北大街青创中心几点上班,太... 因业务发展需要,太原市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决定面向社会招聘事业单位基层工作人员。一、招聘岗位及名额社保窗...
赵孝镇pd,创业pd 赵孝镇p... 点击“关注”,综艺内容不停更!上周,韩国综艺节目《奔跑吧!》迎来了新的主演崔。新一集很多人觉得笑点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