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 多地或将遭遇同期罕见高温
创始人
2025-07-04 10:50:57
0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我国,今明天(7月4日至5日)将迎来本轮高温过程的鼎盛阶段,高温范围达本轮过程最大,多地或将遭遇同期罕见的高温。6日起高温范围将逐渐缩小,但中东部闷热还将持续。而在高温区边缘的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等地是我国降雨频繁的地带,今天四川盆地局地有大暴雨,明天东北降雨将增强。

  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进入鼎盛阶段 6日起高温范围缩减

  近期,高温在中东部“愈演愈烈”,昨天,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东部等地出现35至38℃高温天气,河南中部、安徽东部等地超过39℃。

  今明天,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将进入鼎盛阶段,高温范围将囊括华北南部到华南中北部大片区域。中央气象台今天早晨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预计今天,新疆南疆盆地、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东部和北部、江西、浙江北部、福建南部和西北部、四川东部、重庆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至39℃,新疆吐鲁番、陕西关中、山东中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湖北西部、浙江西北部局地可达40℃以上。

  在这次过程中,中东部多地或将遭遇同期罕见的高温。大城市中,济南、郑州、武汉、南京、南昌等地今后6至7天或高温全勤,杭州6日最高气温或达40℃,可能打破当地最早40℃纪录。

  随着暖湿气流向北推进,东北、华北今后几天即便气温达不到35℃,但因为湿度大,体感温度也可能达到35℃以上,闷热感十足。

  6日起随着副热带高压逐渐减弱东撤,高温范围将逐渐收缩至黄淮、江南一带,但中东部多地闷热感仍将持续。

  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老人和孩子等重点防护人群要尽量减少高温时段外出,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宜温度,注意补水;户外工作者要定时休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随身携带防暑用品,谨防中暑。

  四川盆地今天有强降雨局地大暴雨 东北明天雨势加强

  随着副热带高压控制黄淮到华南,位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成为我国主要降雨区域。昨天,云南中西部、四川盆地西部、青海东北部、甘肃中部和东南部、陕西西南部、山西东南部、河北西部、辽宁东部和南部、吉林东南部及海南岛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四川盆地西部、辽东半岛出现大暴雨,四川绵阳、德阳、成都局地遭遇特大暴雨。

  今天,明显降雨还将在四川盆地、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出现。中央气象台预计,内蒙古西部、黑龙江西北部、西藏南部和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明天,黑龙江东南部到辽宁一带雨势将再度加强。预计,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中东部和西部、西藏东南部、西南地区北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盆地西北部、云南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

  近期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等地降雨频繁,公众外出应随身携带雨具,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同时需注意防范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泽连斯基:俄对乌发动空袭 “迄... △泽连斯基(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空...
76.2%受访者认为“土特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伟产业旺促乡村兴,小小“土特产”引动乡村发展大能量。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
肯特催化跌1.95%,成交额8... 7月4日,肯特催化跌1.95%,成交额8081.14万元,换手率8.78%,总市值37.34亿元。异...
青海省果洛州市场监管局开展特种...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近日,青海省...
胜科纳米跌0.71%,成交额1... 7月4日,胜科纳米跌0.71%,成交额1.14亿元,换手率13.32%,总市值106.88亿元。异动...
英可瑞:截至2025年6月底的... 证券日报网讯英可瑞7月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2025年6月底的股东总户数请关注公司...
有消息称美方恢复向中国商飞供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7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据消息人士称,美国政府已于周...
华之杰跌1.63%,成交额1.... 7月4日,华之杰跌1.63%,成交额1.58亿元,换手率15.33%,总市值52.53亿元。异动分析...
商务部就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 有记者问:商务部于7月4日公布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案的最终裁定。请介绍一下这个案件的...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提示:青年消... 人民财讯7月4日电,近期,部分青年消费者盲目超前消费、大额借贷现象增多,因超出自身还款能力而陷入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