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周欢
达成就业意向203人,“洪城就业通”新增注册用户496人,政策咨询1000余人次……一场“洪漂人才荟”招聘会在江西南昌西站举行。翻看统计表,江西省南昌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科科长陈凯俊很有成就感。
“把人才留在南昌‘这一站’,不能仅靠支个摊、发传单。”拿起南昌西站平面图,陈凯俊谈起了做好服务的攻略。
第一步,活动地点要选好。在南昌西站办招聘会,看中的是人流量大、附近学校多。活动设在出站口地下通道,“平均每分钟有上百人经过,而且空间大,不会拥挤。”他说,“日期选择也有讲究,比如,当晚有大型演唱会的话,会有一大拨年轻人从这里经过。”
第二步,供需对接很重要。留不留得下,要看人岗适配度,怎样才能精准对接?
陈凯俊与同事提前谋划。依据南昌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重点关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几个受就业市场欢迎的方向,有针对性地邀请企业。
江西人熊振超计划在省内找工作,“刚到南昌西站,就收到出站层有招聘会的短信。”在现场转了几圈,他看中了一家大数据运营公司。现场投简历,3天后通过面试,如今他已经入职见习。
“工程师岗位再加几个”“月薪提到7000元”……一些企业现场涂改起招聘海报。原来,陈凯俊密切关注岗位热度,把收集到的求职者意见,直接反馈给企业。
第三步,服务做细、走心。招聘服务如何在细节上赢得年轻人的心?
招聘现场,有人临时找不到简历。早有准备的陈凯俊上前支招,带求职者到智慧服务体验区,“可以下载‘洪城就业通’,自动生成标准化简历……”
此外,招聘现场还摆放了拌粉、白糖糕等地方美食,以及“洪城打卡地图”等特色文创,免费取用。举措虽小,背后是城市的温度和揽才的态度。“看到这些,对南昌的好感油然而生。”熊振超说。
从“漂”到“留”,关键是送往职场“下一站”。当天,陈凯俊在工作笔记里分析:“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企业展位客流多,以后要多请,南昌西站的招聘会可以继续办。”
(转自《人民日报》7月3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