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咸阳发布
早安咸阳
不学无术
成语咸阳
【释义】
学,学问、学识。术:技能、方法。《成语大词典》释曰:“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
《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
【典故】
“不学无术”是《霍光传》中一个有名的成语,是班固对霍光评价的一句话。
霍光历经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期间功绩显著,班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霍光去世,汉宣帝就以谋反罪族诛了霍家。班固说其原因是霍光不读书,不懂五经之学,所以没有识见,不明白关乎大局的道理。
一个朝廷的举足轻重的重臣,掌握朝政大权二十余年,为西汉王室立下了卓越的功勋,怎么竟成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典型呢?
汉宣帝即位后,很多人都打算让霍光的小女儿做皇后,可汉宣帝不同意,因为他流落民间时,已经有一位贫贱的结发妻子许氏。他不忘旧恩,决定立许氏为皇后。对于立许氏为皇后,霍光并没有反对,但对于封许氏的父亲为侯,却不同意,理由是许氏的父亲受曾过宫刑。霍光的妻子霍显急于想把女儿立为皇后,背着霍光私下里买通女医淳于衍,借许皇后怀孕调养的机会,毒死了许皇后。当汉宣帝弹劾淳于衍、追查“有关部门”罪责时,霍显害怕罪行败露,才把事情原委向霍光和盘托出。霍光听后本想揭发妻子,但最终因为于心不忍而作罢,还上奏宣帝,为淳于衍开脱罪责,以掩饰妻子罪行,案件被不了了之。霍显也将女儿顺利送进了皇宫,当了皇后。霍显如愿以偿,霍光却在不久后寿终正寝。
霍光生前没有对家事做出任何妥善安排,也就是说,对于自己的家庭管理几乎没有采取过任何措施。他一死,霍氏家族的末路便到了。
霍光死后,汉宣帝想立许皇后所生的儿子刘爽为太子。霍显得知后,竟然交了一包毒药给女儿,让女儿找机会毒死太子。可是,汉宣帝因许皇后的死已经很小心了,早有防备,对太子所有食物都要先由专人品尝后才进献给太子。没有机会下手,霍皇后又急又恨,常常咒骂太子,脸上也藏不住事,见到太子就摆出一副不悦的神情,汉宣帝心中更为不安。
其实霍家已经是一门三侯,一家人无视礼法,纸醉金迷,霍显还与奴仆冯殷私通,在社会上搞得妇孺皆知,影响很坏,朝中很多人上书要求弹劾。可汉宣帝担心霍家势力太大,要击垮霍家很不容易。后来提出弹劾霍家的人越来越多,霍家也感到大势不好。霍云、霍山与母亲霍显聚在一起商议,决心联合霍氏家族的全部人员,一同起事,废黜汉宣帝,以保全自己。可是,隔墙有耳,母子三人的秘密被人偷听了。偷听的人想富贵,便将霍家谋反之事悄悄告诉了汉宣帝。
汉宣帝当即下令捉拿霍家的谋反之徒,意外的是,这道命令刚发出,汉宣帝又立刻中止了。此时,霍家也知道事情败露,十分慌张,急忙奔走联络众多亲戚,准备一同起事。那些亲戚中一些不想谋反的人也不得不反,事已至此,不谋反,只能坐以待毙;谋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原来,汉宣帝中止捉拿霍家人,是因为证据不足。没有动静就是最大的动静,等霍家人一出动,汉宣帝立即派兵剿灭霍氏家族。在霍光死后三年,霍氏的亲眷被满门处死。
纵观霍光一生,治国还算有方。虽然没有做到像周公辅政那样,但起码也是尽职尽责。然而,他在秉公处理政事时,对涉及个人的家事却过问不足,处理不当。因此班固说霍光不读书,不懂五经之学,不明白关乎大局的道理。
来源:《成语话咸阳》编辑:韩越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