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报
近年来,湖南省益阳市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按照“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要求,有效填补组织覆盖盲区。截至今年4月,全市共建立妇联组织272个,实现154个女性社会组织妇联组织建设全覆盖,为女性在各行业撑起一片温暖晴空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邵伟
□ 欧阳婷
“有了专业中医为我们理疗,我的肩颈舒服多了。”近日,参加了湖南省益阳市物流和快递行业妇联开展的“关爱新就业形态女职工”中医理疗专场活动后,女骑手郭大姐难掩感激之情。作为3个孩子的母亲,她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奔波忙碌,“娘家人”的关怀让她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慰藉。
这是益阳市妇联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温暖之家”的一个缩影。如今,益阳市妇联已在快递物流行业、物业行业、排舞协会等“三新”领域成立妇联组织,力求联系妇女“零距离”、服务妇女“精准实”、关爱妇女“无缝隙”。
破解关键课题
“物流快递行业吸引了不少女性投身其中,大多分布在分拣流水线、客服、押车员等岗位。”益阳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高艾青介绍,2021年,市妇联调研发现,仅益阳市本级,女性从业人员就将近400人。但这些新就业形态的女性劳动者,面临着劳动时间长、薪资报酬低、工作时间不固定、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如何联系她们”“在哪里联系”“怎样保障权益”等成为益阳市妇联亟待破解的关键课题。
为精准对接各行业妇女需求、织密关爱服务网络,2022年6月10日,益阳率先在全省成立物流和快递行业妇联。
“我们从姐妹们的实际需求入手,链接社会力量,当好‘娘家人’。”益阳市物流和快递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妇联主席邬珊说,“这样能够把分布在物流和快递行业的女性从业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力量为她们赋能。”
行业妇联“全覆盖”
益阳市物流和快递行业妇联成立后,为了更好地实现力量整合、资源聚合、工作融合,益阳市妇联决定,持续将“三新”领域妇建工作向基层延伸,指导物流和快递行业从业女性较多的企业、园区建立公司妇联或妇委会。谭小红所在的益阳市达安运输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2022年8月,达安运输有限公司妇联成立,谭小红被选举为妇联主席。她不仅吸纳女性员工,还将服务范围拓展到“卡嫂”。
“在物流行业,安全是重中之重,为让驾驶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仅靠公司规章制度远远不够。”谭小红提出,让“卡嫂”成为“安全行车贤内助”,不定期开展“安全行车意识”专题培训,还邀请“卡嫂”到公司,通过看监控了解丈夫的工作情况。
“自从有了‘安全行车贤内助’,公司驾驶员开车更注重安全细节,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谭小红说,这一成功经验迅速在益阳市物流和快递行业推广,充分发挥了物流快递行业女性的独特作用。
不仅是达安公司,三年多来,益阳市物流和快递行业已经有40余家企业、园区成立了“三新”妇联、妇委会或者妇女小组。
物流和快递行业妇联的成功实践,让益阳市妇联看到了依托“行业党委建妇联,联络妇女群众”的显著优势。2024年,益阳市妇联依托行业党委,联合16个主管单位推进行业妇联建设。
目前,益阳市已实现16个行业妇联“全覆盖”,持续将“三新”领域妇建工作向基层延伸,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妇联建设,指导行业内企业成立公司妇联、妇委会和妇女小组,逐步将全市广大女性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
以女职工需求为导向
“要把行业妇联打造成为值得妇女信赖、深受女性欢迎、实现女性自我超越的‘温暖之家’。” 益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正才在行业妇联成立时,便提出这样的要求。
三年来,益阳市物流和快递行业妇联执委定期深入物流园区、快递企业,倾听女员工的心声。如今,“每月一调研、每月一活动”已成为她们的工作常态,40场主题活动惠及众多女职工。
物业行业妇联同样以女职工需求为导向,提供法律咨询、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等优质服务。这些贴心服务充分激活了物业行业女性的“她能量”,帮助她们成长为业主信赖的纠纷调解员,在服务他人与参与治理中收获满满获得感。
近年来,益阳市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按照“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要求,有效填补组织覆盖盲区。截至今年4月,全市共建立妇联组织272个,实现154个女性社会组织妇联组织建设全覆盖,为女性在各行业撑起一片温暖晴空。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部门合力;坚持系统推进,共绘发展新篇;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多元路径。”高艾青介绍,在建设过程中,益阳市妇联始终以“三个坚持”全力推动相关工作,实现了“点上突破,面上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