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东杰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龙游县某洗车店业主夫妇归还车主遗忘在店里的40万元现金的故事,在网上热传,网友们纷纷点赞这对善良夫妇的大义之举。40万元,夫妻俩要洗上好几年的车才能攒下,而对一位艰苦创业的失主来说,这也是一大笔血汗钱。故事有个完美的结局,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在这份舍与得的“收支账”里,有一种超越“拾金不昧”传统美德的人间温情。
“夫舍得者,乃人生之大义,处世之妙道也。舍者,非弃之不顾,乃为有择而放;得者,非妄求而尽取,乃应缘而获。”舍与得的选择往往在于人心一刹那间的念想,而结果却有天地之别。这对夫妇“舍”了意外拾得的40万元,却“得”了个人心灵的安宁,也为这个逐利时代注入了一股让人感动的“清流”。尽管拾金不昧有法可依,但毕竟人人守法依然需要人性的觉醒。这对夫妇婉拒失主给予的感谢费,更让我们看见了那颗闪闪发光的真善美灵魂。
人生时时处处有舍得,选择的原点在于义利观。“利”为形,而“义”则为核。如孟子所言,义利不可得兼,则舍生而取义。先贤观点,如洪钟在耳。身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和平年代,“取义”并必“舍生”,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依然是最具普适性的价值标准和文明尺度。哲学家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在于关键时、细微处的舍得选择。
表面上看,舍与得是一道多选项的灵魂测试“主观题”,但从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其实它是一道必答的“单选题”。“没有舍,何以得”的朴素道理也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