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通讯员 崔晨宇
近年来,陕西省新周强制隔离戒毒所依托乡村区位优势,深入所区周围的农村集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毒法治宣传活动,为构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无毒乡村提供了坚实保障。
每逢岁末年初,关中地区很多乡镇都会举办传统古会,省新周戒毒所“心舟”禁毒法治宣传队紧抓古会人流量大等特点,在戏台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形式进行禁毒普法宣传,让大家在传统艺术中感受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坚定抵制毒品的决心。
将禁毒宣传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节也是省新周戒毒所的创新做法。“心舟”禁毒法治宣传队将禁毒法治宣传活动融入“周至县红梅文化艺术节”“武功县后稷文化节”等,向群众展示和讲解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外观、特点和危害,重点讲解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法律后果,从源头上遏制涉毒违法犯罪。同时,干警通过真实案例,告诫青少年警惕“小零食”的毒品变装,并通过有奖问答活动提升普法质效。
佳节返乡人潮涌。“心舟”禁毒法治宣传队每逢春节、中秋等节日期间,会在乡镇集市、庙会现场设置“禁毒普法宣传点”,科普毒品种类、危害及预防知识,提醒群众在外务工、求学时要提高警惕,筑牢禁毒思想防线。驻地乡村,干警积极开展“大喇叭说法”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围绕邻里纠纷、养老继承、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等民生问题进行法典条款的解读,引导村民学会遇事先找法,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农忙时节,“心舟”禁毒法治宣传队借助乡村“槐树议事”传统,以“板凳会”的形式与村民围坐在一起,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普及宪法、民法典、禁毒法等法律知识,面对村民提出的法律问题,用“土例子”讲清法理,把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村民听得懂、能理解的生活道理。
“心舟”禁毒法治宣传队在发放禁毒宣传手册的过程中,还会走进农户庭院,通过和村民拉家常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解答他们的法律疑问,普及防范网络诈骗、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等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增强村民法治意识,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