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林业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北京林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生态文明教育优势,围绕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基础教育和老年教育,多渠道扩大终身学习教育资源,构建适合成年人、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全龄友好学习教育供给体系,推动实现人民对教育的美好期待。
立足高等教育,凝聚生态教育供给侧发展合力。成立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整合校内教研机构、社会组织、学术期刊、继续教育资源,建立“平台、专家、课程、期刊”四库,形成“政策研究—专家指导—课程研发—社会推广”生态教育供给体系,承接生态文明领域各类培训任务100余项,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宣传、阐释。组建生态文明智库中心,统筹学校智库24个,发布生态文明绿皮书4部,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持续为国家、行业、地方需求提供高质量咨政建言和教育服务。承建全国高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联合14所高校承担教育部生态文明研究重大专项,编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课程讲义》,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国家林草局共建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推出《秘境之眼》《自然保护地的奇迹》等系列生态纪录片,聚焦自然保护地建设,展示生物多样性及管护成效,有力助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培优继续教育,推动林草领域“三教”协同创新。承担“三教”协同重点建设任务,组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龙头企业在内的林草教育共同体,以继续教育为纽带,整合校企优质资源,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实现教育提质与科技转化、产业升级协同发展。承建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着力提升职教教师能力素质,形成基于“目标导向—需求驱动—质效并重”三维联动的职教教师培训体系,系统制定职教教师的培养内容和目标,增强培训效果。牵头国家级“职教国培”林草类示范项目和“名师名匠”长周期培养计划,聚焦生态保护、林草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系统培训,两年来培养行业骨干教师300余名。推动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同质同向发展,实施“专业—师资—课程”一体化提质工程,优化继续教育招生结构,提升林学、园林等特色专业招生占比;强化继续教育师资力量,聘任71名高校教师指导继教人才培养;丰富继续教育课程资源,打造23门高质量慕课传播生态理念,不断提升继续教育培养质量。
辐射基础教育,助力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提升。探索高等教育“龙头”与基础教育“基点”的深度合作,成立北林基础教育集团,引入一体化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依托北林学科优势开发绿色校本课程,开展绿色实践活动,辐射带动区域周边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创建生态文明教室品牌,发挥林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编制自然教育、耕读教育等生态教育课程98门,依托西山鹫峰实验林场、新疆阿勒泰等实践基地,面向多所中小学开展生态教育6000人次,通过“观察森林+聆听自然+科学趣探+生态实践”引导青少年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推动大中小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受团中央委托承建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中心,持续开展绿桥、绿色长征生态教育实践活动,两年来组织591所学校2000余支团队,赴全国21个省份开展绿色发展科考调研、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宣讲,助力青少年厚植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生态文明素养。举办全国青年绿色科技创新大赛,聚焦绿色工程、乡村振兴等30余个领域,为1万余名参赛青年搭建绿色科技创新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孵化平台,充分调动青年参与绿色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服务老年教育,打造“生态+”银龄教育模式。建设北林老年大学,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老年教育全过程,明确“生态赋能、厚德修身、终身学习、服务社会”办学定位,打造“林家有我”党建品牌,设立“林韵金霞学堂”,创建“林家简报”,建设生态艺术书画室和银龄书香图书馆,获批承建国家老年大学北林分校。探索以优势学科专业为支撑的柔性老年学院模式,形成“生态+教育+健康”教学理念,构建覆盖心理健康、绿色食品、健康预防、慢病管理、功能康复等全周期老年健康促进教学体系,开发《生态观鸟探趣》《居家园艺》等适老特色课程18门。搭建无边界老年大学开放机制,盘活用好学校理论教室、博物馆、校史馆等空间资源和三顷园等实践场所,丰富老年教育场域。建立“生态+”银龄教育在线平台,开放共享主动健康、生态康养等特色课程资源,累计为3000多名老年学员提供“银龄圆梦、学用结合”学习服务,实现生态引领课程适老、绿色生活健康助老、数字赋能智慧养老。
上一篇:乐创技术7月2日获融资买入57.88万元,融资余额685.55万元
下一篇:7月2日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份额减少300.00万份,最新份额4131.80万份,最新规模4342.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