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事关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央最新定调。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问题。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同时要聚焦重点难点。
“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的提出,是对此前提出的“五统一、一破除”的升级。
其中,政府行为尺度和对内对外开放是两个被重点强调的方面,这也是会议提出要聚焦的重点难点领域的关键词。
“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而在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善成表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点多面广、千头万绪,必须要找准工作着力点,“五统一、一破除”就是在贯彻落实中抓的重点,具体包括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从“五统一、一破除”到“五统一、一开放”的措辞变化,不仅是术语调整,更是战略思维升级,反映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战略重心深化和内涵升级,体现政策从“破障”向“立新”、从内部整合向内外协同的系统性转变。两个措辞的核心差异是从破除壁垒转变到开放赋能。
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丛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五统一、一破除”强调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五统一、一开放”强调在此基础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就是说,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要求更高,眼界更宽。
“值得注意的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仅体现在‘一开放’,还体现在‘五统一’,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丛屹说。
在“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各种基础性制度正陆续建立。
国务院2024年6月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以制度化的力量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今年1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出台实施,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方向性、框架性指导和阶段性工作要求。
“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开放,不仅仅要重视引进来,也要重视走出去,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吸聚全球优质资源。”丛屹说。
伍超明也认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从短期看可以破除壁垒、畅通循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从中长期看将以制度型开放重塑全球竞争优势,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从“五统一、一破除”到“五统一、一开放”涉及的领域来看,市场基础制度、市场基础设施、市场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四统一”前后均有涉及,不同的是,“五统一、一开放”更加强调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和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会议要求聚焦的重点难点,很多都与此相关。
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其中,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等方面,都是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的应有之义。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近日发布《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4)》,对国内100个城市的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开展评估后发现,在政府采购领域,部分采购人存在不合理行为。在被评估的100个城市中,仅有30个城市未出现针对不同市场主体设定差别或歧视待遇的情况,其余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这些差异或歧视性待遇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招标文件的制定阶段,部分采购方刻意设定了一些不合理的资格条件,将与项目实际需求并无直接关联的因素强行纳入评审范围,从而限制了某些市场主体的参与机会;或者要求过大的企业规模、特定地域的业绩经验等条件,导致一些新兴企业或外地企业被排除在外。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在5月2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5月20日起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规范涉企执法的法治原则和制度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赵鹏认为,要完善跨区域执法的管辖规则。通过持续完善中央政府管辖职责,建立跨区域执法的指定、审批机制等来解决实践中多头管辖的情况。
赵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还要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要推动行政执法监督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同时,行政执法监督与解决个案争议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在功能上要有适当的区分,重点通过执法监督解决执法领域存在的系统性、结构性问题。
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是会议提出的“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中的亮点。
1~5月,全国出口增幅较1~4月有所回落,但整体仍然维持较高增速。从5月单月出口数据看,虽然对美出口增速大幅下降,但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2.0%、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33.3%,显示我国出口的韧性。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在开放中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是看到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
“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的大市场,而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大市场,”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李维正在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发布会上说,“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途径。”
会议强调,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要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促进海外市场的多样化。要丰富外贸形式,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比如打通内销通道、加大对优质出口商品的推销力度、将部分出口产品纳入以旧换新的范畴等,部分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短期内需要依靠国内市场加以消化。
“当然,推动内外贸一体化,需要通过做大蛋糕来实现,而非跟内贸企业打价格战。”董煜说。
近一段时间以来,汽车、电商等领域“内卷式”竞争持续引发关注,中央也多次强调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5月例行发布会上说,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一些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有的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这些都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李超指出,要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科学论证煤化工、氧化铝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防止盲目新建;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
“以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如果出现‘内卷’,也容易制造‘外卷’,所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门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必须用对内对外协同的思路来治理‘内卷’。”丛屹说。
下一篇:伊朗再度关闭西部和中部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