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 本报记者 范朝慧
20℃的凉风穿过海边,拂过乡间瓦房的檐角,山海在此碰撞出别样韵味。广西防城港的乡村藏着都市人梦想中的清凉秘境。
2025广西旅游年火热开展之际,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近日跟随2025“美好中国行·走进广西边关国家风景道”采风团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簕山古渔村。村落依山傍海而建,青砖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蜿蜒的石板道在脚下延伸,斑驳的墙壁镌刻着岁月的痕迹。
这座拥有数百年历史、至今仍鲜活跳动着“渔家脉搏”的古老村落,不仅是广西现存最完整、风貌最古朴的渔村之一,更是一本摊开在山海之间的立体史书,诉说着人与海近千年的共生传奇。
近年来,簕山古渔村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利用“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村庄居民原生状态保持完整、产业特色突出”优势,大力发展滨海乡村休闲旅游业,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不仅成为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村创新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更折射出八桂大地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的农村新面貌。
“依托北部湾古渔村原生态美景和特色渔家文化,景区发展了以挖螺、观潮、民宿、饭店等经营项目为主的农家乐,引导村民开设农家饭店、农家旅馆,积极打造簕山渔家乐品牌,推动滨海休闲旅游业发展。目前景区内共有农家饭店7家、民宿旅馆34家,其中星级民宿13家,总计客房数540间,接待能力达千人以上。”中欣公司(簕山古渔村)经理黄玲介绍,2024年,景区积极举办各类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文化下乡”、观潮节等群众性活动,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景区内民宿、餐饮业态营收超1000万元。
产业有支撑,致富有奔头,村民的精气神也更足……潮汐之间,簕山古渔村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最初的小渔村,到现在整洁美观、设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这里变化太大了。”“海角七号”民宿负责人李丽萍言语中透着对乡村发展的喜悦,“现在做民宿,体验感是核心。我们依托渔村天然滩涂资源,为住客提供工具和指导,带他们体验挖螺抓蟹的乐趣,感受海洋的魅力,受到众多游客欢迎。”
“海角七号”的成长与簕山古渔村的蜕变紧密交织。“开了民宿以后,我们家的经济状况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李丽萍介绍,“海角七号”也坚持雇佣本地及周边村民,用家门口的工作让村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簕山古渔村景区文化娱乐设施和消费场所建设,鼓励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开展文化和旅游一体化服务设施建设。结合滨海自然人文特色,开发更多贴近乡土、还原传统的乡村旅游民宿,设置‘乡味’特色餐饮店、特色精品商店,为推动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黄玲说。
上一篇:为网约车司机“考证”上岗叫好
下一篇:微光成炬 生动书写双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