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玉芹 济南报道
2024年首次招生,录取分数线便冲至省属高校前列。康复大学,究竟有何魅力?近日,《老徐话高招》对话康复大学教务处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王立祥,带你深入了解这所特色鲜明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访谈开篇,王立祥处长便用三个关键词勾勒出学校的核心画像——新型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青岛。
关于“新型研究型大学”,王立祥解释说,这是国家赋予康复大学的战略定位。它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教育部、中国残联、国家卫健委、青岛市共建支持。国家将其定位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力量,是“扎根中国,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实践”。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王立祥解释说,学校实行“小而精”的培养体系。规划在校本科生仅5000人,年均招生约1000人。确保小班化教学、精英化培养、人均资源丰富。
第三个关键词“青岛”。王立祥说,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经济发达的青岛,为学子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
王立祥表示,康复大学的核心优势体现在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四高”特质上——“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
关于“高起点”,主要体现在国家战略支持,三级共建,院士校长领衔,校园硬件一流,师资引进投入巨大。“小而精”则体现在小班化教学,“专业课班额不超过30人,临床医学专业采用整合课程+PBL,多位老师带教小团队。”王立祥说。
“书院制育人”则打破了专业壁垒,不同专业学生通过小程序自主选择志趣相投的室友,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为每位学生配备书院导师,提供全程学业与生涯指导。
学校还引进了海内外顶尖科学家,科研实力雄厚。并与香港理工大学、日本藤田医科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国际名校建立战略合作,提供推荐优秀学生赴海外深造(硕士/博士)的宝贵通道。
2025年康复大学计划招生400人,比去年增加100人,面向7省招生。新增神经科学、智能医学工程、康复物理治疗(脊骨康复方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