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安庆新闻网
2024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宜秀区大地凤凰城小区的会议室灯火通明。新老物业公司交接陷入僵局——小区设施设备老化损坏的责任归属问题成为横亘在三方之间的“拦路虎”。就在冲突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安庆市物业服务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介入。调解员依法明确指出业委会在未达成维修共识的情况下,擅自降低物业费标准并催缴历史欠费行为的不当之处,并提出了一个兼顾各方利益、公平合理的设备维修方案建议。在专业耐心的调解下,这个“老大难”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小区实现了平稳过渡。
大地凤凰城新老物业公司交接问题的解决,是近年来我市深耕物业服务矛盾纠纷调解领域,锐意创新工作机制,构建高效调解网络的缩影。面对日益增多的物业服务矛盾纠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通过成立专业调解机构、打造特色活动载体等一整套组合拳,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显著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香樟里小区物业开放日活动现场。 市住建局供图专业调解构建解纷“主心骨”
物业服务矛盾纠纷往往涉及多方主体、法律关系复杂、利益纠葛深,处理难度大。为破解这一难题,2018年,根据《安庆市物业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我市正式挂牌成立了全市物业服务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物调委)。市物调委秉持双方自愿调解、依法调解以及预防与调解相结合的核心原则,在物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专业指导下,通过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接听咨询电话、主动深入小区现场走访等多种方式,积极履行调解职责。
市物调委的成立,标志着我市拥有了化解物业服务矛盾纠纷的“主心骨”,其成效显著。仅2024年下半年以来,就成功化解了弘信嘉禾园、大地凤凰城、东方丽景等小区20余起久拖未决的“老大难”纠纷。
值得关注的是,市物调委与司法系统的深度联动。2024年下半年,其参与宜秀区诉前调解庭工作,成功促成500余起物业案件在开庭前达成和解。这种“调解前置”模式,让大量纠纷止步于诉讼门槛之外,既减轻了法院办案压力,也为业主和物业节省了时间成本。
机制创新畅通治理“微循环”
“小区东南侧空地能否有效利用来缓解停车难”“小区树木过于高大繁茂,怎样合理修剪”……2024年6月25日晚,迎江区龙狮桥乡长青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灯火通明,一场特殊的“夜话物业”活动正在举行。林语棠一期小区的业主代表与市住建局、土地收储中心、园林管理处等七个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堂,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活动现场答复调解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余件。
这场持续90分钟的活动,是我市创新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化解物业服务矛盾纠纷的生动实践。2024年,市住建局创造性推出物业管理“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周一次“夜话物业”活动——安排住建部门有关负责人进驻小区,与居民代表面对面沟通座谈,收集、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物业问题;一月公布一次“红黄榜”名单——参照20项评定标准,每月对全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项目进行创优评定;一季度一次物业服务质量测评——多方参与、综合评定,形成持续改进压力;一年度一次信用等级评价——对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分类监管,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这一机制也迎来高光时刻:2024年6月,由省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省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安徽首档基层治理融媒直播节目《独树一“帜”》,现场直播了林语棠一期小区“夜话物业”活动全过程,4万余名观众通过手机屏幕关注此次活动;今年2月,“夜话物业”活动登上了安徽卫视《新闻联播》栏目。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开展“夜话物业”活动443次,收集问题1882个,调解问题1814余个,调解率95%以上。
开放共治搭建服务“连心桥”
4月30日,安庆经开区秀水华庭小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透明公开·诚邀共鉴”物业服务开放日活动。业主们手持“观察卡”,在技术人员带领下走进小区电梯安装现场、设备房、物业服务处档案室等地。对于业主们提出的问题,物业经理当场指派责任人跟进,公布问题清单及整改时限,现场解决了路灯损坏、公共区域堆放杂物等8个问题,促成业委会与物业达成共建共治协议。
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往往是物业服务领域产生误解和矛盾的根源。为了从根本上打破这道无形的“墙”,今年4月以来,市住建局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物业服务开放日”活动,让业主沉浸式体验物业服务全流程,为物业服务企业与小区业主之间搭建直面沟通的桥梁,更为探索社区、物业、居民“共商、共建、共治”的小区治理新模式开辟了有效路径。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物业服务开放日”活动60余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0余起,业主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市住建局物业科负责人胡宜灵表示,今年,将持续围绕“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发挥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作用,收集问题线索,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形成社会监督、行业监管、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努力从源头化解物业服务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