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岛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青岛市依托“技能强省”战略,锚定“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目标,以技工教育国际化为引擎,着力构建技能人才国际培养战略平台。目前,全市共有22所技工院校,在校生4.91万人,年培养技能人才1万余人,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高质量推进“技能出海”。
构建国际化技能交流“共同体”
入选国家人社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项目,与老挝琅勃拉邦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合作。成功举办首期老挝师资研修班,6名学员获颁中国三级(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国际劳工组织-学院”联合认证培训合格证书,实现山东省外籍学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评价)“零突破”,形成“标准输出—联合认证—本土适配”的国际技能合作样板。
与包括日本百利株式会社、日本静冈理工大学集团、韩国明知大学在内的10余家知名机构建立伙伴关系。重点推进医护康养类技能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以及“3+4”中韩国际班等贯通式培养模式。
注重引进融合德国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行业标准。成立全省首个“中德工匠学院”;与德国GFM教育集团共建山东培训基地;与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共建中德(青岛)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推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提供国际化技能人才“强支撑”
创新“双元三地”模式,即学校、企业双主体融合办学,“院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协同育人。该模式促成“青岛中德产教融合联盟”在“世界职业教育大会暨博览会”成立,高效集聚技能人才要素,直接助力引进京东方、芯恩、富士康等11家千亿级智能制造企业,带动关联企业超300家(含外资60余家),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双循环。
联合老挝职业院校及国内优质企业,依托“校-校-企”三方协同机制服务共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与青岛首席龙头企业海尔集团探索共建海外高技能人才赋能中心,打造集职业技能培训与评价于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育平台,提升海外员工技能水平。自2013年起,本市国际焊工(ISO9606)培养基地面向社会及企业,持续开展高规格焊工培训,迄今已累计培养具备国际认证资质的焊工近万名。
铸就国际化技能标准“新标杆”
参与外交部、财政部“澜湄地区新职业技能提升在线课程资源库”建设,开发烹饪、电动汽车检修、焊接技术课程资源。参与国家发改委“新质工匠”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为印尼、叙利亚、古巴等百余名学员提供轨道交通、铁路运营维护等专业培训。落实“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等要求,开发物流、数字贸易领域课程。探索建设“上合国际技能认证中心”,制定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跨国技能标准,服务出海企业。引进德国IHK和AHK职业资格证书,提升智能制造专业培训标准。建成234个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工位10267个,输送高技能人才5万余人。
选派干部参与2022年上海世界技能大赛筹办。1名教师入选“世赛轨道车辆技术项目”技术指导专家团队。多名教师参与国际赛事执裁工作,并为中俄国际轨道交通竞赛选手提供赛前培训。积极参与“嘉克杯”国际焊接赛、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国际邀请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第五届亚洲西点师竞技大赛等国际赛事,累计获奖近20项。
下一篇:我家那盏泡子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