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ST紫天(维权)股价定格在8.74元,14亿市值如风中残烛。这家曾标榜“互联网广告+云服务”双轮驱动的公司,正以“三无状态”(无审计、无年报、无整改)静待A股史上首例“规范类退市”的降临。资本市场这方江湖,终究容不下如此践踏规则之徒。
一、 经营崩盘:造假脓包下的“腐烂肌体”
剥开造假画皮,紫天科技的经营早已病入膏肓:
• 业绩暴雷:2023年巨亏12.1亿,商誉及应收款减值吞噬利润,云服务业务纯属“画饼”,虚增的2.07亿元收入竟来自未开工项目;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仅3.96%,净利润826万,主业几近瘫痪。
• 治理坍塌:董事长宋庆、总经理李琳因阻碍执法被罚80万+禁入10年,董秘漆夏宇年报披露前仓皇离职,证券事务代表电话竟成“暂停服务”。审计机构沦为“帮凶”,公司沦为“无年报、无审计、无整改”的三无企业。
• 暴力抗法:高管集体玩失踪——拒接电话、拒回短信、隐匿办公地,触碰规范类退市红线(深交所规则10.4.2条:拒不披露重大信息);更甚者,在听证会上公然拒绝提交三年财务账证。
• 资本游戏:从“互联网+云服务”的故事大王,到营收靠造假、利润靠减值的“裸泳者”,紫天科技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明星”到“弃子”的蜕变。
从2023年隐瞒股东股份冻结(罚50万)到2024年暴力阻碍执法,紫天科技的“造假勇气”步步升级,终成A股对抗监管的“反面教科书”。
二、 审计机构“配合造假”:从“独立审计”到“共谋者”
北京亚泰国际所2024年4月撤回已寄出的审计底稿,堪称A股奇闻。配合造假被罚100万、签字会计师禁入6年。这印证了我常讲的那句话:“当审计沦为造假帮凶,财务报告的‘无保留意见’就成了欺诈通行证。”这种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勾结”,暴露了资本市场审计生态的严重问题:
审计收费“绑架”独立性:紫天科技2022年审计费用为120万元,较2021年增长50%。高额审计收费可能导致审计机构“拿人手软”,对客户的财务造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审计程序“形式化”:亚泰国际在审计紫天科技时,未对虚构业务、提前确认收入等关键事项执行有效的审计程序,如函证客户、盘点存货、检查合同条款等。这种“走过场”的审计,本质上是为财务造假“背书”。
三、 三重绝杀:紫天科技的“作死”清单
深交所规则利剑高悬,紫天科技同时触发三大退市条款:
▶ 规范类退市(迫在眉睫):因财报虚假记载被责令整改(2025.2.14),截至6月底仍未交审计更正报告。若7月继续“装死”,将成A股规范退市第一股。
▶ 重大违法退市(铁证如山):连续两年造假且金额巨大,虚增收入超9亿,触及强制退市红线。
▶ 年报难产退市(雪上加霜): 2024年报至今“难产”,若9月前仍无音讯,再添一条退市罪状。
更痛的是代价:公司及管理层共罚4000万,2名责任人终身市场禁入——这不仅是罚单,更是钉在资本耻辱柱上的印记。
江湖启示录
紫天科技从虚增20亿收入到市值蒸发80%,从“双轮驱动”到“三无退场”,其坠落轨迹赤裸裸地揭示:
造假如吸毒:初次违规时若未重罚(如2023年仅罚50万),极易滋生侥幸心理,终至对抗监管的疯狂。
审计防线失守:亚泰所撤回底稿的荒唐行径警示,当审计机构沦为造假帮凶,资本市场的看门狗即成跛脚鸭。
江湖规矩不可违:深交所祭出规范类退市新利器,证明监管工具箱日益完善——任何企业若妄想“一躲二赖三消失”,终将自毁长城。
资本市场这片江湖,从无“法外之地”。紫天科技用14亿市值灰飞烟灭、4000万天价罚单、终身禁入的代价,刻下血字碑文:江湖虽远,规矩永存;逆势造假,必遭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