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市场监管
今年以来,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以农村地区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农村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面向农村的食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村地区食品销售者,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农产品交易平台等线上交易平台为整治对象,重点聚焦原料污染、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及欺骗误导消费等问题,通过坚持标本兼治、打建结合,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整治,着力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为增强广大消费者的
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
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辨别能力
宁小市给大家分享
以下安全防范小贴士
01 选择正规渠道
从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超市、食杂店、集贸市场等正规经营主体购买食品,避免购买无固定场所、卫生条件较差的流动摊贩售卖的食品,也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关注经营主体是否在显著位置悬挂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预包装食品备案证明)等,确保商家具备合法经营资质。
02 查验标签信息
注意查看食品的标签标识基本信息,核对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贮存条件、生产厂家等重要内容。散装食品在容器或外包装上应有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避免购买没有标签、信息不全或模糊不清的食品。注意辨别预包装类的“山寨食品”,谨慎购买与知名品牌名称谐音、文字相近,外观包装相似的食品。
03 注重感官检查
认真检查食品外观、色泽、气味、形态是否正常,如异物沉淀、霉变异味、过度软烂等,不买感官异常食品。查看预包装食品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胀气、渗漏等异常情况。
04 留存交易凭证
主动索要购物小票、发票等交易凭证,并妥善保存相关票据和付款记录,以便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作为消费依据进行维权追溯。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食品要提高警惕,谨慎选购。
05 科学网购食品
网络购物时要注意查验食品安全相关信息,选择经过国家网站备案要求的正规平台购买食品,查看平台内商家的电子证照(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预包装食品备案证明等)信息。核验食品的保存期限、运输方式、贮存条件等信息,避免因寄送不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若消费者发现或购买疑似假冒伪劣食品,请拨打12315、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提供违法行为线索,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核查处置,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对提供违法线索的公民个人信息
宁小市将严格保密、依法保护
让我们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
农村食品消费环境
(高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