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讯(要江雪)走进肥乡区东漳堡镇南赵村菊花产业园,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村民们腰间系着布袋,穿梭在花海中。近日,正是昆仑雪菊采摘季,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雪菊花。欢声笑语中,一朵朵盛开的昆仑雪菊被村民收入“囊”中,勾勒出一幅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2016年,南赵菊花产业园区负责人门存岭在一次外出学习中了解到昆仑雪菊这个品种。因其口感独特、功效优良,门存岭从新疆买来菊花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10亩地。出乎所有人预料,这与雪莲齐名的神奇花朵试种不仅成功了,而且产品市场反馈良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园区在菊花选种培育和科学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菊花品质。目前,该产业园种植包括昆仑雪菊、金丝皇菊、北京菊、七月菊等在内的十几种菊花,面积近1000亩,亩均毛利润在1万元左右。
“这几天天气好,阳光充足,我们先对采摘的菊花进行晾晒,再送进车间进行烘干。”工作人员介绍道。
“我们引进了三条空气能烘干生产线,把新鲜的菊花变成菊花茶。同时,我们通过创新思路、改善工艺,不断丰富产品品类,还研发了菊花酒、菊花枕、菊花酱、菊花面等系列产品。经过精心包装后,这些印有特色标志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门存岭信心满满地说,“未来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调优菊花种植品种,推出菊花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菊花附加值,增加产业效益,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菊花采摘工作吸引了周边老人和妇女约150至200人前来务工,每人每天收入在50到100元。此外,园区常年固定用工40人,负责浇水、施肥、锄草等田间管理工作,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铺就了一条“园区+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之路。“都是些熟练的农活儿,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大家干活的劲头十足!”村民张大妈笑着说。
肥乡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区将继续提升菊花产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深入发展“菊花经济”,让“小菊花”托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上一篇:当好群众贴心人 办好群众身边事
下一篇:曲周县: 共筑全民禁毒“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