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林敏 文/摄 通讯员 罗鸷峰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考场内,四位选手分别着手泡茶汤,切制自选的西瓜、柠檬等水果。现场,冰块与容器的碰撞声、果汁萃取声与茶香交织弥漫。15分钟内,选手们需制作出一杯兼具口感与颜值的创意饮品。这是记者从6月29日举办的2025年衢州市现代“新农人”技能比武暨衢州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创意茶饮赛项看到的场景。
“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年我们民宿新增了茶饮项目,我希望通过学习,研发更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茶饮。”70后参赛选手、衢江区埔里花匠家民宿负责人张斌彪介绍,“今天我选用杨梅、蓝莓搭配绿茶,想呈现活泼跳跃的感觉,让饮品看上去更有层次感。”他坦言,希望通过参赛倒逼自己提升技术。
当天,约180名像张斌彪这样扎根农业领域的从业者参赛。此次大赛由市委人才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以“新技育新农 引领促共富”为主题。其中,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设置动物检疫检验、茶叶加工工(绿茶)、农作物植保、中药材种植、农产品食品检验、水生物病害防治等6个竞赛项目;现代“新农人”技能比武为创意茶饮项目。各赛项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选手可获相应奖金的同时,若符合条件,也可获由市技能人才评价管理服务中心认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参赛选手:
在比拼中收获成长与突破
候考室内,来自衢州南孔中药有限公司的周安男,翻阅着厚厚的中药材书籍。他去年在市级和省级赛事中均获第四名,今年正全力向更高名次发起冲击。而赛场内,不少选手已是“常客”,多次参赛只为在专业领域实现新突破。
当然,也有不少新手。90后李键是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平日在师傅指导下负责公司千亩胡柚基地的种植技术。首次参加中药材种植员赛项的他,感慨颇深:“收获很大,最大的感受是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现场给出15个中药饮品和10张中药材植株图片,要求写出药材名称、药用部位及功效,我掌握的知识还偏少,得加强学习。”
考试结束后,参赛选手们聚在一起交流,探讨日常农业作业中遇到的难题。来自开化先来家庭农场的廖厚明,参加了农作物植保员赛项。“我使用农用无人机已有三年,明显感受到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从单纯的植保,延伸到光伏板、疫木搬运等场景。今年我们农场的无人机已增加到5台。但在实践中,我经常感到知识储备不足,遇到不懂的问题又无处请教。这次参赛,既检验专业能力,也希望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农民培训: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记者从赛场上了解到,相较于往年,今年赛事要求更严格和规范,许多项目设在专业场地进行。例如,动物检疫检验员项目设在衢州民心食品有限公司,选手需现场对屠宰生猪进行检疫,把好出厂前的最后一关,考核内容更贴合市场需求。此外,赛事还根据业态发展新增了创意茶饮项目,并在农作物植保员项目中加入无人机操作环节。
“通过本次大赛,我们选拔出了一批勤学苦练、技术精湛的优秀农业技能人才。其中,部分获奖选手将代表我市出征全省现代‘新农人’技能比武和全省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从2007年以来,持续举办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主要是为农业领域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及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展示平台,以赛促训,检验农民培训的效果。”
今年以来,我市以提升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目标,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各项工作,如强化农民培训机构管理,认定一二三类培训机构共43家,通过分类入库,实现对农民培训机构的精细化管理。还有,如链接新业态,我市打造重点班次,举办全市村咖培训班1期,报名火爆,多名学员训后即实现就业创业,等等。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共举办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104期,培训农民460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