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近日,2025(第11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落下帷幕,100余支海归创业团队汇聚苏州高新区展开角逐。
大赛聚焦“人才+科创+产业+金融”,推动人才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精准对接。同时,通过“海创中国”导师行活动和常态化机制,为参赛项目提供创业辅导和陪伴式服务。本届大赛继续采用线下直通选拔与线上报名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征集遴选优质参赛项目,总计入围项目达到115个,其中包括“雏鹰组”项目23个。确定20个项目晋级决赛,最终“一类新药洛布替尼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项目获得一等奖。
据了解,本届大赛获奖和参赛项目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大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硬科技创业领域。
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已举办10届,共吸引5096个海归项目团队参赛,有85%以上的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专利授权超过2.3万件。一批参赛团队和企业展现出了海归创新创业在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