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 胡宏涛)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6月27日,记者从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第三场新闻吹风会上获悉,近年来,贵州公安机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为护航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制度建设,提升专业能力。贵州省公安厅制定实施《奋力推进贵州公安环食药侦工作现代化22条措施》,做专做强打击生态环境资源犯罪专业侦查队伍。制定实施《贵州省公安机关加强生态环境法治保护十条措施》《贵州省公安机关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工作预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突出环境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和“贵警110”系统,推动涉生态环境资源领域警情处置、案件侦办提质增效。
强化专项引领,提升打击质效。始终坚持利剑高悬,依法严打破坏生态环境资源领域突出犯罪。2024年以来,我们围绕守牢环境资源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和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先后组织开展了“昆仑”“平安长江”“春风”“清风”等专项行动、专项工作,立案侦办生态环境资源领域刑事案件2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00余名,2起案件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典型案例。
强化协同联动,提升整治合力。与长江流域公安机关联合签署《长江经济带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化江地警务协作协议》《长江上游警务数据资源共享合作协议》,提升警务协作深度广度,推动打击犯罪工作协同化、效能最大化。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在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认购林业碳汇的意见(试行)》《贵州省生态环境资源司法案件修复监督衔接办法》,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刑事司法”综合整治效能。
强化宣传引导,凝聚群治合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深入开展“惠民利企”走访调研、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发动群众踊跃举报环境资源犯罪活动,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环境资源问题,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2024年以来,省公安厅在“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8·15”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先后召开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新闻发布会3次,发布典型案例20起,以案说法、以案示警,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李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