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房文彬
伴随台风“蝴蝶”过境,南方持续发生强降雨。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保险业提前部署,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做好防灾减损工作;多地理赔人员持续奋战一线,提供绿色理赔服务;聚焦灾损严重的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专业查勘和风险减量服务。
极速快赔
理赔和风“赛跑”
6月14日12时30分,台风“蝴蝶”二次登陆广东雷州沿海,仅5分钟后,吴川水产养殖户梁先生站在漫水的塘基上,看着手机里中国太保理赔款到账的短信,声音有些发颤:“围网刚被冲垮,赔款就到了。这笔钱用来抢修塘基、补投鱼苗,总算有救了。”
闪电般的赔付速度源于太保产险在台风登陆前启动的“风驰理赔”专项行动。查勘队伍提前部署、绿色理赔通道提前开通,让农业保险在灾情面前不再“迟到”。
6月19日,湖南常德田先生的车辆在洪水中受损。人保财险及时施救,在线定损、签订协议,赔款快速到位。“从索赔到支付到账用时40分钟,这效率真让人放心。”田先生赞叹道。
灾后理赔时效关乎农户生计,保险业将“快”字贯穿全程:台风登陆前启动大灾应急机制,专项部署防灾工作;风力减弱后升空无人机,航拍扫描受灾农田,AI系统实时比对卫星影像与承保地图,精准锁定损失。
无独有偶。在广东肇庆,为高效推进水淹车理赔,人保财险推出“全损协议集中签约”。人保财险在服务现场开设6个窗口,5天完成全损车协议超300份,通过集中、高效的服务,极大缓解了受灾车主的焦虑。“昨天报案拖车,今天只用20分钟就办好了理赔,真利索。”退伍老兵聂先生说。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获悉,自入汛以来至6月22日,人保财险在台风、暴雨灾害中累计投入人力超5000人次,支付赔款近3亿元。
灾害天气面前,快速理赔体现了保险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当前是开展生产自救的关键窗口期,中国太保紧抓农时,贯彻‘快、精、准’原则,积极协同政府部门开展救灾减灾服务,加速理赔,支持农户复产减损。”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表示。
合理预赔
“保”在洪水前头
在做好小案快赔的基础上,保险业充分发挥“两器”“三网”功能作用,通过合理预赔,助力政府开展灾害救援,帮助受灾企业和群众快速复产重建。
巨灾保险作为政府救灾体系的重要补充,在本轮暴雨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19日,由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承保的茂名巨灾保险,完成800万元预付赔款支付。6月20日,由平安产险肇庆中心支公司作为主承保代表的肇庆市巨灾指数保险共保体现场支付1200万元预赔款。
据悉,肇庆强降雨天气多发,给当地民生经济带来较大风险,肇庆市巨灾指数保险应运而生。该保险选取“强降雨”作为保险灾害保障种类,以肇庆全辖气象观测站降雨量作为赔偿依据,连续1天累计降雨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即触发理赔。作为创新型风险分散方式,巨灾指数保险的赔付标准公开、透明,无需查勘定损即可快速获得相应赔款,大幅度缩短赔付流程、提升救灾效率,在完善灾害防范救助体系、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效率、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成效显著。
农业生产是此轮暴雨灾害的重灾区。人保财险聚焦民生,快速完成涉农企业预赔工作。在广东清远,人保财险向受灾严重的英德市某食品公司和某禽业公司分别预付10万元和78万元保险赔款。
在广东湛江,太保产险在重灾乡镇设立临时站点,现场受理报案、指导操作,让农户“理赔零跑腿”。同时,协同农技专家、协保员组成查勘队伍小组,深入一线查勘定损,为明确损失的农户开通绿色通道,提前支付部分赔款,助其快速复产。
“防”在汛前
构建理赔服务生态圈
除开展理赔外,保险业还积极做好风险减量,奔赴重点企业、低洼路段、老旧小区、农田等风险预警点巡检排查,提前向车主及企业负责人发送预警信息。
6月中旬,受暴雨影响,浙江丽水高铁站周边及附近村庄出现不同程度积水。其间,太保产险投入50人次、12台查勘车辆,向客户发送预警信息5000余条,投放防灾物资2万元,争分夺秒救援、查勘、定损。
在广东清远,人保财险派出专家指导企业将防灾减灾嵌入生产环节,变被动补偿为主动防御。
“灾害发生后,人保财险实施无差别救援,扩大保险保障服务边界、领域和群体,构建起温暖专业的理赔服务生态圈。”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说。
在湖南张家界,面对大量涉水车辆理赔报案,人保财险实施无差别救援。仅6月19日,人保财险就累计救援涉水车辆200多台,预计挽回财产损失700余万元。
对于首次出险的新手车主,人保财险理赔专员细心疏导情绪,耐心解释流程。“人保财险连赔付节点都帮我想好了,心里踏实了不少。”一位新手车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