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于近日发布了2025年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聚焦群众在电信业务使用、数字适老、APP用户权益保护、二次号码“一键解绑”等方面的关切期盼,进一步优化信息通信服务环境。即日起,《人民邮电》报推出“暖心服务 实事为民”专栏,围绕用户和社会关切的电信服务开展深入采访报道,推动电信企业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信息通信服务更好利民惠民。
“你看,这个短信通知就很明白。办了什么业务,花了多少钱,怎么退订,清清楚楚的。”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移动营业厅里,刘大妈告诉记者,手机现在是一天也离不开,通信费是每月的固定开销,“希望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的”。
刘大妈的想法也是广大用户的共同心声。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超过18亿,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也达到6.8亿。
沉甸甸的数字,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人民有所呼,行业必须有所应!
为进一步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工信部再出重拳。4月30日,电信业务“明白办、放心用”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据了解,这次专项行动直击群众反映突出的套餐复杂、不知情订制、不明扣费等电信行业痛点难点问题,紧抓“资费公示、营销推广、鉴权核验、告知提醒”四方面关键环节,指导推动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完善“事前告知、事中确认、事后提醒”的全流程服务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在电信服务消费中“看得清楚、办得明白、用得放心”。
服务无小事,只能快办,不能慢待。各地通信管理局迅速行动起来,调研走访、自查自纠、四不两直……务求结合地方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提出“强化过程管理、强化资费公示、强化服务承诺”三项具体举措,持续推进“通信消费、浙里放心”。同时,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定期对电信业务办理规范执行、资费公示落实、用户投诉处理等情况开展检查,形成“部署—整改—反馈—落实”闭环。
青海省通信管理局抽调业务骨干组成3个工作组,分别深入省内各电信企业客服部门、营业厅店以及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心,现场倾听用户声音、收集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了解企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堵点和难点,梳理形成提升服务清单。根据专项行动要求,分析投申诉、信访大数据,建立TOP问题清单,制定落实资费公示、规范营销行为等8项针对性措施,确保工作有抓手、落实有标准、成效有考核。
甘肃省通信管理局要求基础电信企业总经理主动带头下基层,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意见诉求,在精减资费方案种类数量、规范营销推广、做好消费提醒上下力气,确保群众“明白办、放心用”。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要求基础电信企业梳理形成责任清单,对于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同类问题反复出现等情况,综合运用约谈整改、信用管理、考核扣分、挂牌督办、行政处罚等方式,加大行业监督执法力度。
与此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从全集团层面务实推进电信业务“明白办、放心用”行动落到实处。中国电信锚定服务型企业建设目标,积极落实专项行动各项要求,结合用户需求深化资费套餐精简优化与结构调整,为“明白办、放心用”奠定良好基础。中国移动将专项行动作为全集团为民服务、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满足用户功能价值、体验价值、情绪价值三方面推进相关工作,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踏踏实实用网。中国联通快速组织相关专业部门、省分公司、专业子公司协同联动,聚焦行动要求,逐项明确各方责任和重点举措,承诺“确保各项工作100%刚性落地完成”。目前,各企业均已在网厅和官方APP建立了资费公示专区,接受用户和社会的监督。
直击痛点的务实举措,破除顽疾的改革决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期待尽快落实到位!”“政策的制定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能不能办得真明白。”网友对专项行动的实效充满期待。
专家提醒,电信业务“明白办、放心用”行动在具体推进中,关键是要把每一件小事儿做细做实做到位。“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回应群众呼声,推出具体措施落实专项行动要求,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革新’,构建透明服务链条,值得肯定。”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刘高峰表示,“但要注意工作细节。例如,在资费透明工作中,电信资费套餐要做到要素齐全、内容简洁、清晰易懂,对于易造成用户混淆、误解、引发争议的资费方案,一定要及时予以清理。在解决营销推广夸大宣传等问题时,注意加强渠道行为监督,防止渠道擅自更改营销宣传内容,而且在代理商开展网络营销时,要明示电信企业发放的网络渠道电子标识牌,不得未经授权或超范围营销。”
推动电信服务以权益为基、质效为要、美好共享,需要全行业久久为功。唯有心系用户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体验,才能把“急难愁盼”兑现成“可见可感”的民生温度。当“明白”成为常态,“放心”便水到渠成!
上一篇:百草枯中毒危害与急救知识全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