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褚英硕)冒雨关闭深井阀门、用脸盆舀污水——这样的日子,海淀区北太平庄红联北村1号楼地下一层的8户居民已忍受了30多年。前不久,一项创新实施的排水工程落地,这个难题在汛期到来前得以解决。
“地下一层的房屋属于半地下室。只要下中雨,我们就得赶紧去关阀门,否则污水就会从卫生间地漏涌进家里,只能一盆一盆地往外舀。”家住地下一层的刘先生无奈地说。此前,3个单元门前的污水井里各安装了一个阀门,下雨天居民要冒雨掀开铸铁井盖关闭阀门。阀门关闭后,外面的水是进不来了,可里面的水也排不出去。
红联北村社区党委书记王伟介绍,2015年该小区曾迎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因居民意见未统一,错过了上下水改造的机会。此后近十年间,雨水倒灌频繁发生。去年,红联北村再次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范围。地下一层居民强烈要求在上下水改造中要先解决雨水倒灌问题。街道、社区、北京排水集团与居民代表先后召开了3次协调会商讨解决方案。在最终方案中:1层至6层下水管道单独走线直通化粪池;在小区排水管与市政主管道连接处安装单向阀,防止倒灌;在地下一层下水总管上加装一道总阀门,居民无需逐个关闭单元阀门。此次管线改造费用由街道承担。
5月6日,改造工程启动。仅用十天时间,改造便顺利完工。“汛期马上来了,今年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污水倒灌了,生活终于踏实了。”刘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