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庙晨拜、看演出、非遗体验、海边冲浪、夜市美食……多元旅游新场景、新演艺,让游客“解锁”不一样的湄洲岛。“五一”期间,湄洲岛推出了丰富的文化、休闲和体验活动,共计接待游客17.59万人次,同比增长68.2%。其中,5月2日接待游客突破5.34万人次,单日接待量创历史新高。
湄洲岛依托妈祖文化资源,深挖妈祖文化内涵。《印象·妈祖》《缘起湄洲》《首见妈祖》等文旅演艺项目相继落地湄洲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带动水上项目、美食夜市、非遗体验等旅游新场景,不断激发旅游发展消费潜力,丰富多元的旅游场景和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
大型文旅演艺项目接连亮相
5月4日,《灵著湄洲》演出现场柔和的灯光映照在岩石浮雕上,描绘出浮雕清晰的轮廓。跟随灯光流转,一幅旧时海岛生活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此外,《海岛往事》《渔家闹喜》《荡寇风云》等实景演出在妈祖影视城内轮番上演,现场不断响起欢呼声和喝彩声。
去年8月,《缘起湄洲》作为全国首创妈祖文化情境交互式实景演艺项目在妈祖影视城启幕,通过地方文化挖掘与创新演绎,将湄洲岛的历史、民俗、非遗等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深受游客好评。
湄洲岛通过深挖和展示妈祖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打造地方特色文化IP。夜幕降临,如意剧场内《印象·妈祖》正悄然开演。《印象·妈祖》是国内首个妈祖文化沉浸式体验与情境行为相融合的文旅演艺项目,以“境象共生”为理念,融合妈祖祖庙建筑符号与当代科技,打造虚实交织的幻境舞台。
“创作团队在当地采风以及参考民俗专家的研究,将妈祖生平事迹的细节融入故事的创作。”《印象·妈祖》艺术团团长吕诗琦介绍。此外,《印象·妈祖》还融入了莆仙戏、“十音八乐”等本土艺术形式,通过传统音乐与舞蹈展现渔村民俗。
湄洲岛文旅演艺依托数字技术,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创新妈祖文化传播方式。在400平方米、高10多米的立体展演厅内,戴上MR眼镜,游客便置身海岸,踏上远洋的船只乘风破浪,拨开重重云雾来到妈祖身旁。
“去年11月《首见妈祖》首映当天共吸引2000多人进行体验。”《首见妈祖》主创团队负责人曹易介绍道。《首见妈祖》是全球首部以妈祖文化为核心的大型沉浸式数字光影秀,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妈祖主题数字交互艺术空间。通过前沿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为观众提供一场融合文化、科技与艺术的沉浸式体验。
湄洲岛以妈祖文化为核心引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依托MR技术、数字光影秀等科技手段塑造文旅演艺的创新表达,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盛宴,更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IP现代化表达的新路径,彰显地域文化在文旅产业中的持久生命力与品牌塑造力。
差异化定位形成互补生态
早晨,在妈祖祖庙伴随悠扬的钟声晨拜;午后,在妈祖影视城看精彩纷呈的各色演出;傍晚,到莲池沙滩坐上摩托艇乘风破浪;夜幕降临,到夜市寻觅地道美食后走进如意剧场看一场《印象·妈祖》演出……
“以前来湄洲岛是朝拜和观光,现在游玩项目变多了,非常好。”游客林女士说道。如今的湄洲岛从风景游到文化游、体验游,多元业态解锁旅游新场景,创造消费新体验。5月4日,夜幕降临,匠人们将高温铁水挥打至空中,铁水瞬间迸溅,如流星般散开,绽放绚丽火花。“哇,太震撼了!”现场观众不禁感叹。
《缘起湄洲》演艺剧场总经理蔡涛表示,“五一”假期前三天《缘起湄洲》累计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现场NPC互动式非遗体验活动每场吸引超3000人围观,游客们在互动中收获独特的旅游体验。
21时,《印象·妈祖》在如意剧场准时上演,时空之门在舞台的青烟薄雾中缓缓升起,演员从时空之门走出,带领观众穿越千年,回望林默由人到神的蜕变历程。记者了解到,“五一”前三天《印象·妈祖》每天表演5场,这三天累计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晚间剧场的上座率达100%。
湄洲岛文旅演艺项目“百花齐放”,如何避免同质化,满足游客差异化旅游需求?“我们覆盖日间实景体验,设置多点位互动、非遗市集等,强化游客‘化身剧中人’的参与感。”蔡涛介绍。
湄洲岛三大文旅业态通过差异化定位形成互补生态。除了《缘起湄洲》外,《印象·妈祖》以情感叙事与科技融合打造虚实交织的幻境舞台,吸引文化深度体验者及“印象”系列粉丝;《首见妈祖》则以数字奇观拓宽年轻市场,主打年轻游客与科技爱好者,契合“Z世代”对交互体验的需求。三者共同推动湄洲岛从“观光游”向“沉浸式文化消费”转型。
激活“夜经济”,丰富旅游体验
演艺项目多元融合扩市场,激活“夜经济”,让“游客”变“留客”。目前,湄洲岛三大文旅演艺项目与平安塔灯光秀、民俗歌舞秀《祥瑞湄洲》等形成矩阵,构建“演艺+夜经济+民宿”的复合业态。
此外,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季旅游旺季,湄洲岛依托海蚀地质研学等生态资源,设计夜游打卡、三日游精品线路等旅游体验活动,激活夏季消费新场景。
当下,水上项目也悄然兴起。莲池沙滩的海面上,随着摩托艇引擎响起,几秒间马力飙升,划破平静海面,激起层层浪花,随即摩托艇驰骋于海面。“快艇体验怎么收费?”短短几分钟便接连几位游客上前询问。
“我们看中了湄洲岛人流的巨大潜力、优质的海域以及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完美大海水上运动福建区负责人李水弟说,水上项目对海域周围人流及海底环境要求十分严苛,李水弟及其团队经过两年的考察最终将水上项目落地湄洲岛。
摩托艇、帆船、水上飞人、小黄鸭船……“根据不同年龄层游客,我们推荐不同的水上体验项目,如年轻人比较喜欢玩摩托艇,年纪大的则推荐速度较慢的帆船。”李水弟所在的公司深耕水上项目多年,团队成员均持有国家认证的从业资格证并具有资深的水上项目服务经验,在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游客体验的舒适感。
记者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湄洲岛累计接待入岛游客85.76万人次,同比增长16.28%;过夜游客25.3万人次,同比激增58.12%,留客能力显著增强。《印象·妈祖》《缘起湄洲》双IP演艺累计演出281场,接待游客4.59万人次。湄洲岛管委会副主任陈志军表示,未来湄洲岛将不断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拓展多元业态融合新路径,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旅游内容和服务。
上一篇: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3万亿元
下一篇:辽宁制定商业广告导向审查发布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