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严磊 李世杰
扫一扫二维码,获得进门密钥,南通大学大二学生王婧婷5月21日走进南通地铁1号线图书馆站自习室。室内白板、桌椅一应俱全,墙上写着“书页与霓虹同频,地铁唤醒求知DNA”。王婧婷前些天在图书馆结束自习乘坐地铁回校时,偶然发现这间公益自习室,“刷卡出站就能到,节省不少时间”。
图书馆站自习室位于地铁7号出口附近,时不时有乘客路过,都好奇地隔着玻璃门向内张望。“上周五我们对外宣布自习室开放消息,周末就收到600余条预约信息。”南通轨道公司团委委员武琦玮介绍,南通地铁在人流量相对较大、年轻人较多的图书馆站和体育公园站设置两间自习室,每间面积均不小于30平方米,配备有30多张崭新的桌椅和自习必备器材。作为公益自习室,开放时间与地铁运营时间一致,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要。
前不久,《崇川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推出一系列为青年量身定制的政策举措和实事项目,地铁自习室是其中之一。去年开始,南通轨道公司成立面向社会青年的地铁夜校,开设吉他、声乐两门课程,一经推出,名额瞬间被抢空。为方便学员出行,今年该公司将原本设置在公司大楼的夜校迁移至地铁站后,学员的出勤率大大提升。
上一篇:“哞哞”年产值1.9亿元
下一篇:科技活动周点燃“科技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