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宣 卢新怡) 近日,太仓市举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江苏省农科院资环所专家带来的 “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技术,让农业废弃物秸秆实现“变废为宝”,为乡村绿色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培训班上,资环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新团队首席助理孙恩惠副研究员展示了以秸秆为原料研发的基质块 / 盘原创成果,该成果可替代传统不可降解塑料秧盘,培育的秧苗符合水稻机插标准,既能提高移栽效率、促进增产,又能推动秸秆循环利用;针对传统地膜污染问题,团队研发的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兼具环保、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等多重功效,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在肥料化利用领域,资环所曹云研究员提出秸秆腐熟有机肥需遵循“有机无机合理配比”原则,通过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无机肥快速补充养分,实现改土、增产、提质多重目标。太仓市“一厂六中心”项目(1个商品肥料厂+6个初腐熟处理中心)中,在资环所技术指导下,江苏省境博汇科技公司引入废气收集处理系统,不仅解决发酵异味问题,还实现养分元素循环利用,让秸秆肥料化利用更高效环保。
据统计,太仓常年农作物秸秆超16万吨,可收集量超10万吨。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100%,离田率突破16.8%。今年当地计划将离田率再提升近8个百分点,构建“收储运销一体化+高值化利用”全产业链模式,推动秸秆从“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转变。如今,在科技支撑下,秸秆正成为太仓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疙瘩”,为生态优先和产业升级提供新路径。
上一篇:基层治理有妙招
下一篇:张宪良:钢轨焊接领域的匠心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