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改革报
近年来,江苏省兴化市积极引导中小型民营企业深耕“专精特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构建“初创—成长—领军”梯度培育体系,打造“政策+金融+智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图为工人在位于兴化市戴南镇的江苏银锡高温线缆有限公司车间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 手机扫一扫,阅读文件全文。
□ 本报记者 成 静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制度赋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以高质量企业支撑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年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发展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夯实。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企业制度建设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国有企业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不清,一些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有待规范,不同企业治理和管理水平仍参差不齐,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公司治理效能,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意见》是新时代完善企业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共八个部分19条具体举措,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体系、优化企业综合监管和服务体系等方面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内涵,即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完善公司治理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适合国情、符合实际、满足发展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企业是科技和产业结合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重要主体。”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打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专设“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一章,从创新组织形式、要素配置效率、激励机制设计等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一是打造创新型企业组织形式。《意见》立足形成创新合力,鼓励大型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提供技术牵引和转化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实施协同创新合作,从组织形式上塑造大中小微企业协同高效的创新格局。
二是完善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机制。《意见》为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指明路径,有利于企业整合不同资源要素,提升创新效率,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一体贯通。
三是健全创新导向的激励机制。《意见》着眼于企业中长期价值创造,赋予项目团队充分自主权,鼓励企业运用多种方式强化激励,推动企业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
关于如何健全企业服务保障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不折不扣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和《意见》落地见效,持续优化民营企业服务保障体系,重点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破除市场准入障碍、强化要素保障上下功夫。实施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通过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等,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二是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上下功夫。推动地方政府等落实责任,实施好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建立拖欠企业账款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强化失信惩戒。
三是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上下功夫。深入宣传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加快推动形成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基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支撑的法律制度体系,开展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四是在常态化沟通交流上下功夫。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五是在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上下功夫。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力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