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求商品高档次、奢华感,近年来,部分商家过度使用繁复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还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5月27日,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陕西、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十一地消费者组织联合发布商品过度包装消费提示,倡导全社会共同抵制商品过度包装,遏制资源浪费,培育简约适度、绿色环保的消费新风尚。
据了解,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GB43284-2023)两项国家标准,对包括茶叶在内的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的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空隙率等均做了严格限制,明确了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蛋共5类生鲜食用农产品是否过度包装的技术指标和判定方法。其中,要求粮食及其加工品、月饼及粽子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月饼和粽子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生鲜食用农产品包装成本与销售价格的比率不超过20%等。
过度包装往往采用多层材质、复杂结构,甚至搭配高价附属品,使商品包装体积、重量远超实际需求,过度包装也导致商品成本大幅增加。生产经营企业须严格履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主体责任,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推行绿色包装技术,开发可重复使用、多场景应用的包装设计。消费者在购物时,要树立科学、绿色、健康和理性消费理念,优先选择包装简约、资源节约型商品,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
西部十二地消费者组织提醒,抵制商品过度包装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绿色包装产品,消费者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念,主动抵制过度包装商品,对遇到商品过度包装的情况,主动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下一篇:俄正在准备俄乌和平协议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