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刘皎,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现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药卫生分析中心探索光学成像技术及样品制备方法创新,在支撑北京大学医学教学和科研的岗位上贡献力量。刘皎与爱人王光熙都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八年制学生,他们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成家都是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校园里。
刘皎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机关团委副书记、医药卫生分析中心党支部委员,爱人王光熙在校期间曾获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助理教授,副研究员。他们以身作则,实事求是、作风踏实,在支部活动中积极主动承担任务。刘皎曾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优秀团干部、青年岗位能手、优秀班主任等。
在这个家庭里,相互理解与支持是幸福的基石。王光熙的科研成果曾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而封面的绘制人就是刘皎。刘皎在怀孕7个月时为了及时修回文章仍坚守在工作岗位,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是王光熙陪她在实验室度过的。当年他们的宝宝出生,刘皎的文章被接收,可谓双喜临门。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将红色基因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融入到家风建设与子女教育中。通过红歌学唱、参与志愿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从小树立爱党爱国的正确信念。
在名师云集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求学,夫妻俩懂得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除了小家,他们将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为自己的大家来建设。刘皎尽己所能做好连通科研与技术应用的桥梁,并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在首届高校分析测试微课大赛中获评“最受欢迎主讲老师”。工作之余,刘皎参加教职工校史讲解团,传承弘扬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厚道”精神。
王光熙在科研方面大胆创新,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科研土壤里培育出一系列原创肿瘤代谢检测成果,发表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两项并已成功转化。
夫妻二人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组成员,走访多所地市高中、大学进行宣讲咨询,讲好医学故事,双双被评为招生先进个人。平时,二人发挥特长,积极参与校级文体活动,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刘皎说:“希望我们能笃行致远,砥砺深耕,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发展贡献小家的力量。”
□中国教育工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委员会推荐
上一篇:关爱留守儿童 织密“安全防护网”
下一篇:小米总裁卢伟冰回应手机大盘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