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 见习记者 卢健)5月22日,在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与中国携手,与机遇通行”平行论坛上,多国参会代表为中国正在组织起草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建言献策。
“我希望中国能够持续和各个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并不仅仅是一两位伙伴,而是所有的伙伴。因为现实情况是,仅靠任何单一力量,都难以满足像中国这样庞大市场对服务或产品的需求。”美国谷物协会中国区总监曼努埃尔·桑切斯说。墨西哥商会执行副主席维克多·卡德纳也表示:“持续的对话和开放,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张晓平建议为企业分配碳指标,让其制定自身具体的降碳路径,以助力整个农业食品领域走上低碳永续的发展道路。西屋交通运输集团中国区总裁崔垚也建议,聚焦绿色转型、数智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我们行业来讲,要多投资绿色的轨道交通市场和技术。”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与中国携手,与机遇通行”平行论坛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摄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提出,制定规划的关键在于释放出清晰的信号,需要让消费者、企业等都能充分了解未来的方向与要求。他强调,规划的落地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执行机制,建议对达标和未达标的情况设置相应的激励和处罚措施,通过这种“推”“拉”作用,助力推动国家战略目标的高效实现。
“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越高,就越能吸引全球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书赞桉诺全球执行副总裁马欣荣建议中国政府持续推动金融领域的开放,提升跨境投资流入与流出的便利化水平,并进一步推动中国供应链与全球供应链网络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同时,积极推动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制品替代传统的石油基产品,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奶业链主企业,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表示,链主企业应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为此,伊利已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全产业链“碳达峰”、2050年达成全产业链“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围绕这一承诺,伊利正在从目标倒推路径,细化到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为各节点分配相应任务,并将全球先进的经验、技术和管理理念反向赋能给国内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帮助全链条以更高效、更科学的方式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目标。
刘春喜也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希望中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与全球经济和贸易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多元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也将推动全球供应链布局更加合理与优化,从而保障整体发展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