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5月20日—21日,以“锚定‘一点两地’战略定位 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享了港科大(广州)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经验。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做科研永远需要更多的投入,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倪明选表示,得益于广东省和广州市的支持,使得港科大(广州)可以引进全世界优秀的老师,吸引非常优秀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科研资助。
倪明选表示,中国面临科研创新之困和人才发展之困,并认为科技强国的主要重点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靠的就是人才,培养人才最主要的还是靠教育。粤港澳大湾区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港科大(广州)就是围绕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开展教学工作。“港科大(广州)的办学特色就在于面向未来的‘三融一化’,即面向国际化,推进产教融合、学科融合、科教融合,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面对近年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全球性冲击,倪明选表示,AI时代的起点就是大学改革最好的时机,给予了高校更大空间,探索新型、特色发展,港科大(广州)在这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前瞻性。
“当时AI大模型一出来,有的学校说不准用。不管是港科大还是港科大(广州),都是第一个率先说可以用,只是要规范怎么用,因为科技浪潮是挡不住的。”倪明选介绍,港科大(广州)率先将大模型应用纳入教学体系,要求开设AI通识课程,行政人员也需完成智能办公培训。
倪明选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更好支持基础研究发展。“基础研究有很多种形式,无论是纯数学还是生命科学等领域,都可以深入开展。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为这些基础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生命科学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处理和分析巨量的数据,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据介绍,港科大(广州)给予老师们充分的自由探索空间,鼓励他们在不同领域进行科研创新,比如一些老师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突破,努力提高模型的效率和性能;另一些老师则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解决方案。
倪明选还特别提到了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低空经济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港科大(广州)也在积极布局,专门成立了低空经济研究院。可是做科研总是需要投入时间,今天投入明天就要产出成果赚钱回来,这个不太现实。因此学校投入了种子基金,鼓励老师们从不同角度探索低空经济的核心问题。”
在低空经济的研究中,无人机的续航问题是一个关键挑战。港科大(广州)正在研究氢燃料电池技术,以期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提高2到3倍。“虽然这只是科研的第一步,但未来在无人机和电动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南方财经全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