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肥皂越用越小,越用越薄,就成了鸡肋。
以前,我将肥皂头浸在小半盆水中溶成肥皂液,用来洗衣、拖地,废物利用。但肥皂头溶解慢,肥皂液不便保存,这个方法并不好。
后来,我将肥皂头收纳进旧尼龙丝袜里,扎紧封口使用。但丝袜里的肥皂头容易打滚松散,不能顺滑地涂抹;我又将肥皂头泡软后捏成团放进丝袜里,虽然不再松散,但捏成团的肥皂头搓洗时接触面积小,费时费力。
有一次,肥皂头差不多磨成薄片,我又拿起一块新肥皂继续涂搓,然后,将薄片状肥皂头随手丢在新肥皂磨得光滑的表面上,第二天竟发现肥皂头与新肥皂黏在一起。洗衣时拿起黏合的肥皂轻轻涂抹,待磨去肥皂头微微翘起的棱角后,再怎么用力,肥皂头也不会脱落。渐渐地,我找到了窍门,肥皂头越薄越平,新肥皂表面越光滑,在水的表面张力下越容易黏合。保持黏合处湿润,防止干裂翘起,用剩下的肥皂头就牢牢“焊”在新肥皂上。一块块肥皂就这样新旧“焊接”,不断接力,没有丝毫浪费。
我将这个生活小窍门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并配了一张绿色肥皂头黏在黄色新肥皂表面的照片。大家竖起大拇指称赞,都说这个办法好,既简便,又让肥皂的剩余价值得到充分利用。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儿说,爸,你这是“嫁接”肥皂,让平淡的日常开出了奇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