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宝莲 每经编辑|魏官红
作为耐克、阿迪达斯、彪马、苹果、安踏等一众知名体育运动品牌背后的材料供应商,安利股份(300218.SZ,股价15.01元,市值32.57亿元)在聚氨酯复合材料行业打拼了30余年,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长达十年的“大客户攻坚”、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对全球市场变化的敏锐应对。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进安利股份,对话公司董事长姚和平,探寻这家“隐形冠军”的成长密码。
记者来到安利股份合肥总部时,大雨正洗刷着地面。工厂外,等候装货的大货车排成长列,庞大的车辆和高大的树木将工厂门口挡得严严实实,如果不走近细看,很难发现这里有一家制造企业。工厂周围则是一片繁忙景象,叉车忙着运输物料,进进出出,抬眼可以看到一道醒目的标语:“美好材料,全球市场。”
安利股份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宝莲 摄“美好材料”指的是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安利股份是这一材料制造的龙头企业。该材料具有仿真皮革质感,还具备耐磨、耐刮擦、透气、环保等优点。制成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时尚舒适的运动鞋、美观耐用的汽车内饰、软乎乎的沙发和靠垫、平板电脑保护套、篮球和足球的球面等都有可能用到。
消费市场对更高性能、更美丽外观的追求,让聚氨酯的应用需求长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数据,2024年全球聚氨酯市场规模达814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1120亿美元。
色彩绚丽的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样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宝莲 摄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大,但是企业数量较多,产品较为细分,即便是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也并不是太高。前瞻产业研究院2023年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指出,我国聚氨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CR4(行业前四名市场份额集中度)为19.3%,CR10(行业前十大主要竞争者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20.7%,整体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
在激烈的竞争下,想要高质量发展,就要走创新之路,为此,安利股份选择以技术创新破局,开发经营高性能、多功能、生态环保型的差异化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近年来,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工艺技术通过与真皮、纺织品、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石墨烯、生物基、硅基等高新复合材料融合发展,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聚氨酯合成革。
1994年,安利股份从意大利引进了先进的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线,成为国内较早采用国际先进工艺的企业之一。发展至今,安利股份已经是全球聚氨酯复合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2024年,安利股份水性、无溶剂产品营收占比提升至22%,同时还有水性防污、超绒皮、硅基等30多种材料正进行改进开发。2024年,安利股份主营业务收入23.63亿元,产品销售量为6689.53万米,折合每米售价约35.33元,相较2023年每米单价有所提高。
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松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产品单价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有三方面的显著优势:第一,大客户战略形成的强大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第二,公司水性、无溶剂、回收再生、TPU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高;第三,公司在部分领域开发了差异化、创新性产品,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期内模仿,公司掌握了话语权。
今年一季度,安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12.47%。延续了2024年的增长态势——2024年安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20.12%;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174.19%。
图片来源:公司一季报截图“产品单价提升对公司一季报业绩增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主营产品销售单价同比增长约9.43%;毛利率达26.81%,回归至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毛利率中枢区间,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刘松霞向记者解释。
紧抓大客户,是安利股份业绩增长的秘诀之一。
耐克是全球最大的体育运动品牌,2024财年实现营收514亿美元,据晨星网2024年发布的一篇研报,耐克在全球运动鞋服市场的份额约18%,业务布局北美、欧洲、中东、非洲、大中华区等主要市场。拿下耐克这家大客户,相当于征服了鞋服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1999年,现任安利股份董事长的姚和平在公司风雨飘摇之际开始主持工作。他向记者表示:“我主持工作后,就一直期望跟耐克合作。但始终无缘,因为耐克门槛高、体系严。公司2011年上市后,我们立下目标,一定要成为耐克的供应商!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还是没有结果,我们始终不放弃,坚持寻找机会。”
耐克这家大型跨国公司,供应链体系几乎被欧美日韩企业垄断,中资企业当时连门都摸不到,安利股份的销售团队一度望而却步。
据姚和平回忆,为了拿下耐克,团队想过很多方法。当时耐克把整个产品分为三个品类,鞋类占比最大,服装类次之,装备类占比最小,仅占营收的百分之八左右。
“当时我就想,既然大的品类竞争激烈、很难挤进去,那不如从最小的装备类开始攻克。我坚信,安利股份的工艺技术不输给日韩同行,输的只是渠道与关系。”姚和平说。
于是,安利股份持之以恒地开展技术开发和寻求联系。同时,公司把产品高性能、多功能和生态环保等特点展现给了耐克。“虽然每次海外参展费用高,但该投入的我们从不含糊。”姚和平说。
事实证明,姚和平的策略奏效了。2014年,安利股份与耐克开展体育装备材料合作,成为耐克装备供应商。2016年,公司成为耐克在中国唯一的聚氨酯合成革和复合材料供应商。安利股份从足球、高尔夫装备到运动包袋等体育装备材料供应入手,不断加深和耐克的业务往来,为后续鞋用材料合作奠定基础。
在进入耐克通材体系后,安利股份又进入了耐克特材体系,为其开发供应革料、TPU、超纤、透气皮等全品类材料。同时,公司紧跟耐克需求,走起高性能、多功能、生态环保的技术路线。此外,安利股份通过推进安利越南建设,布局海外产能,以承接耐克鞋部在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相关订单。
2021年3月,安利股份通过耐克全球鞋用材料认证审核,成为耐克唯一中资鞋用聚氨酯合成革和聚氨酯膜供应商。2024年2月,安利越南成为耐克公司全球鞋用材料供应商,于当年7月通过耐克实验室认证并取得证书。
坚持了十年,安利股份最终打入了耐克鞋材的供应体系。2025年1月1日,安利股份从耐克基础供应商上升为战略合作伙伴。
与耐克的合作如同叩开中高端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安利股份先后与阿迪达斯、彪马、亚瑟士、哥伦比亚、迪卡侬、苹果等国际品牌成为合作伙伴。花了十年时间,安利股份这家年营收规模不足30亿元的材料供应商,拉起了诸多大客户的手,成为名副其实的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的全球性龙头。
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宝莲 摄姚和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客户的抗风险能力、成长性和发展性都非常好,与这类客户深度绑定,不仅能推动企业快速成长,更能倒逼自身运营体系的规范化升级。以耐克为例,其严格的品牌要求既带来压力,也创造机遇——这正是安利股份持续突破的动力源泉。以‘积小胜为大胜’的韧性,持续占领全球市场高地和技术高地。”
今年4月开始,美国政府宣布实施新一轮关税政策,全球股市出现一定波动,安利股份股价也一度承压。4月22日,安利股份发布关于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的自愿性信披公告。
公告介绍,公司对美销售业务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公司产品直接出口至美国;二是国内外贸易商采购公司产品后,经由其渠道出口至美国;三是美国和非美国品牌客户采购公司产品,在中国及其他国家生产加工后,再出口至美国。
2024年,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销售额占公司营收比重约2.55%,占比较低,该部分产品差异化强,技术含量高,短期内美国客户难以在国际市场找到替代品。
安利股份在公告中表明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的采购业务、销售业务实际影响有限,强调了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5月12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后,安利股份也收到了美国客户的新反馈。
美国某沙发家居品牌客户发来的邮件中提到:“我的公司数十年来一直从亚洲,主要是中国采购涂层织物。这不是因为我们想要离岸外包,而是因为这些材料和技术在美国本土根本不存在。对于某些高性能人造革产品,特别是在医疗、酒店和商用家具领域,中国供应商在质量和性价比上仍然无可匹敌。”
“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该客户向安利股份追加了订单,同时表示,在中美经贸磋商过程中看到了积极的迹象,期待关税能进一步降低。”刘松霞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