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丁亚)“手机能充电,有热水壶,还能读报学法!”5月15日,在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贵安新区人工智能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工地,李刚龙与工友们一起在新建成的工会驿站休息时点赞道。这个“工友之家”自月初开放以来,便成为200余名建设者日常休憩的暖心港湾。
作为首家入驻贵安新区的央企总部,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创新将工会服务阵地前移至施工一线。驿站虽小却功能齐备。阅读角配备了党报党刊与专业技术书籍,医疗角常备急救药品并公示应急流程,充电区提供多型号数据线,饮水机24小时供应热水。
不仅如此,项目将依托工会驿站定期开展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安全生产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人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同时,适时开展普惠性、公益性的小型关爱活动,有效延伸和拓展驿站服务范围功能。项目负责人赵明明说,这里不仅是休憩站,更是安全培训、法律咨询的移动课堂,后续将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系列关爱活动,“让‘细节关怀’成为工会驿站的‘温度密码’”。
为确保驿站正常运转,项目还安排了专人轮流值守,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和维护,定期补充日常消耗品和学习资料。设立工会服务窗口、留言簿,倾听基层职工群众、一线作业人员的心声,让驿站成为大家信赖的“排忧解难直通车”,不断推动服务的优化升级。
据介绍,今年,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将以该项目工会驿站为建设契机,在公司多个项目新建6个标准化驿站,配套建立“工友需求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打造有温度的职工服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