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特斯拉加速4680电池量产,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成本优势持续扩张,而中国新势力品牌则在智能化与高端化赛道上竞逐。
在此背景下,极氪科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一季度总营收220亿元,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香港会计准则下实现5.1亿元盈利,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更值得关注的是,吉利汽车宣布计划私有化极氪,推动其从纽交所退市,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消息公布后,吉利港股股价单周涨幅超16%,极氪美股股价单日飙升24.5%。
极氪的这份财报,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在高端化、全球化与盈利模式探索中的一次重要突破。
毛利率超19%创新高
连续盈利验证高端市场统治力
极氪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良好的发展态势。财报显示,该季度极氪科技总营收达220亿元(约30.34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占据主导,达到191亿元,同比增长16.1%。
在盈利层面,极氪科技同样表现出色。一季度毛利为42.13亿元(约5.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5.45亿元增长18.8%;尽管较上一季度的63.65亿元下降33.8%,但整车毛利率仍达到16.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更是攀升至19.1%,创下历史新高。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极氪科技一季度净亏损同比降低超60%,按照香港会计准则实现盈利5.1亿元,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盈利。
亮眼成绩的背后,主要得益于两大关键因素的驱动。其一,规模效应进一步释放。2025年第一季度,极氪科技销量达114,011台,较上年同期的94,115台增长21.1%。
其中,极氪品牌交付41,403辆,同比增长25.2%;领克品牌交付72,608辆,同比增长18.9%。其二,成本优化成效显著。随着规模持续扩张,固定成本被有效摊薄,特别是极氪与领克整合后,生产等相关成本明显降低。
一季度极氪科技成本为178亿元(约24.5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82.36亿元下降2.4%,较上一季度的290亿元下降38.6%;销售与市场开支为26.45亿元(约3.6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9.13亿元下降9.2%,较上一季度的41.23亿元下降35.8%。
此外,极氪与领克持续深化平台化技术共享,一季度研发投入达29亿元,较同期有所上涨,为品牌技术竞争力的提升注入动力。
双品牌协同、高端化突围
极氪的进击时刻
2025年,吉利汽车集团内部上演了一系列重磅整合动作:2月,极氪汽车完成对领克品牌的合并;5月,极氪汽车又宣布将并入吉利汽车。这一系列频繁的内部整合,迅速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随着极氪与领克品牌并表,首份季度财报数据成为市场焦点。财报显示,自整合完成后,极氪科技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单月销量持续突破4万台大关,极氪与领克双品牌均交出了历史同期最佳的财务答卷,彰显出整合后的协同效应。
对于极氪而言,并入吉利汽车无疑是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
未来,极氪、领克、银河三大新能源品牌将形成合力,成为推动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向上发展的核心引擎。各品牌将围绕用户需求,依托清晰的品牌定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供应链、制造体系以及销售渠道等多维度的协同合作,充分释放规模化效应与体系化优势。
在产品布局上,极氪与领克形成了差异化竞争模式。
极氪向上发力,深耕30万元以上豪华市场,凭借极氪007GT(首月交付量破万)、极氪009光辉典藏版(定位“藏品级MPV”),以及即将上市的极氪9X(具备3秒级加速性能与全地形混动技术),持续夯实品牌的豪华科技标签。
领克则向宽拓展,作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主攻20万元及以上市场,产品策略聚焦小型车纯电与中大型车混动。
其旗舰车型领克900大定量超3万台,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瞄准家庭用户智能出行需求,其“交付即可用”的城市NOA功能,更是直接对标理想L9。
在技术研发领域,吉利汽车也在积极布局。3月初,吉利推出统一的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浩瀚”,后续极氪品牌新品将全面搭载千里浩瀚H7、H9方案。
智能座舱方面,极氪与领克在域控制器、电子架构层面实现共享,同时保留LYNKFlymeAuto与ZEEKRAIOS个性化交互体验,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在三电及补能生态领域,吉利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完成技术升级,为极氪、领克双品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极氪科技打造的“三个800”全生态解决方案极具创新性,其推出的V4极充兆瓦桩已实现单枪峰值功率1.3兆瓦并在杭州投入运营,可同时满足多台800V车型的超快充需求。
全球化野望:
从中国新势力到“全球新名片”
在全球化进程中,吉利汽车旗下各品牌正以鲜明的战略路径开疆拓土。
极氪科技率先发力,截至2025年4月底,已强势进驻全球超60个国际主流市场,布局超1200家门店,业务版图横跨亚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五大洲,收获了超190万全球用户的信赖。
未来,极氪科技将持续推进渠道下沉,完善补能生态体系建设,为产品交付注入新动能。
吉利品牌同样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凭借灵活的产品策略,深度布局中东、亚太、非洲、拉美和欧洲等地区。
在沙特、澳大利亚等重点市场,吉利一口气推出10款车型,EX5已在7个国家惊艳亮相,并计划在20多个海外市场陆续上市;银河E5也已在7个全球市场上市,星舰7和星愿两款新车也将在未来登陆多个市场。
截至2025年3月底,吉利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点已覆盖86个国家,终端数量超900个。
在销量目标上,吉利志存高远,计划在中东市场冲击中国品牌榜首,实现年销量5万辆以上;在泛欧及东欧市场,力争达成15万-2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拉美市场年销量目标设定在5万辆以上;亚太市场则计划实现10万辆以上的销售成绩。
领克品牌聚焦欧洲市场深耕细作,2025年2月,领克08EM-P成功登陆欧洲,凭借纯电续航突破200公里(WLTP工况)的优异表现,成为欧洲首款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插混车型。截至4月底,领克已在39个海外市场布局,开设108家门店,持续提升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
极氪品牌也在欧洲市场迎来新突破,旗下极氪7X即将开启欧洲交付。截至2025年4月底,极氪品牌已进驻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近50万全球用户。
在海外战略层面,吉利汽车坚持轻资产运营模式,充分整合国际化资源,与当地产能展开全方位合作。2024年,吉利在埃及、尼日利亚等地建成3个KD合资工厂;2025年,计划在越南、印尼等地新建多个KD工厂,同时,北非、拉美和泛中亚地区的KD工厂也在紧锣密鼓地规划推进中。
结语
极氪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的亮眼表现,不仅印证了其“技术驱动高端化”战略的有效性,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全球竞争中的进阶逻辑。
通过双品牌协同、全栈自研技术共享与全球化渠道下沉,极氪在高端市场实现规模与利润双增长,连续三个季度盈利的突破更是打破了新势力“烧钱换量”的魔咒。
然而,面对欧盟反补贴调查、地缘政治博弈以及高研发投入对利润的潜在侵蚀,极氪仍需在全球化合规性、技术迭代效率与成本控制间找到平衡。
随着吉利全面整合极氪、领克与银河品牌,这场从“中国速度”到“全球质量”的转型实验,或将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注入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