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民族自治州。长期以来,250多万各族儿女像石榴籽般紧紧相拥,在黄河之滨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近年来,临夏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载体,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凝心聚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夏篇章。
党建引领聚合力 同心共筑石榴情
前不久,临夏州民委机关党支部与东乡县北岭乡宋家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与村里的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共同学习党的民族政策。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州民委主任王景海在解读党的民族政策时如是说。大家认真聆听,不时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像这样在党建引领下举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临夏州广泛开展。
在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党员干部组成的“石榴籽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帮助各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村党支部副书记王远宾介绍说:“我们队里有汉族、回族、东乡族的党员,大家分工协作,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
近年来,临夏州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重要议程日程,制定印发一系列文件,聚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与主责主业有机结合,做到职能职责向主线优化、工作措施向主线发力、人员力量向主线加强,形成了州级抓谋划督导、县市抓创新落实、基层出亮点树典型的工作局面。
文脉交融绽芳华 多彩非遗绘同心
走进和政县松鸣岩花儿传承基地,悠扬的花儿曲调在山间回荡。回族歌手马俊和东乡族歌手妥玉兰正在排练新曲目,他们将回族花儿的高亢与东乡族民歌的婉转巧妙融合,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新唱法。
“花儿是我们共同的文化瑰宝,通过交流融合,让它绽放出更美的光彩。”马俊说。
在临夏州,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随处可见。苗绣传承人杨芳在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开设工作室,带领东乡族、保安族的姑娘们学习刺绣技艺,将非遗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中。
近年来,临夏州坚持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元素和中华民族形象,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州传承推广永靖傩戏、临夏花儿、河州贤孝等地域文化名片,成立了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多民族花儿乐队“石榴籽”组合和“石榴花”组合,进一步丰富了花儿的传承形式。
举办河州牡丹嘉年华、中国花儿大会、全国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创排《米拉尕黑》《花儿烂漫》《黄河安澜》等剧目,大型沉浸式文旅剧《花开临夏五千年》引爆网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按照“一县市一品牌、一行业一亮点”创建思路,打响“河州红石榴”民族工作品牌,探索走出具有临夏特色、彰显时代风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产业开花结硕果 协作共赢谱新篇
在东乡县那勒寺镇三甲村,一座现代化的食用菌产业园里,各族群众正忙碌地采收香菇,共同参与产业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6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以前在家务农,收入微薄。现在在产业园打工,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学到技术。”东乡族村民马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这里有不同民族的员工,大家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就像一家人。”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说。
“我们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以项目和产业为牵引,坚持不懈抓经济建设,以发展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临夏州民委共同发展科科长徐学海说。
据了解,2024年,临夏州积极争取落实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1.338亿元,协调落实民族乡发展资金390万元,全面落实国家、省上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政策,争取落实2024年民贸民品生产贷款贴息引导支持资金4191.41万元,以坚定步伐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法治护航促和谐 团结之花永绽放
在广河县齐家镇,一条别具特色的民族团结法治宣传长廊吸引着不少群众驻足观看。长廊上,既有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又有民族团结知识和感人故事展示,让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这种宣传方式很直观,让我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到了法律知识。”村民马某说。
近年来,临夏州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探索基层依法治理新模式,用法治护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临夏市、广河县、积石山县相关乡镇、街道建成4个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层联系点,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各族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围绕“党亲·国好·法大”行动固根本,定期组织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四进”“百场万人”巡回宣讲、座谈交流等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全州各族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自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
坚持良法善治,加快立法进程,先后颁布《临夏回族自治州城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临夏回族自治州城市供热用热条例》《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物业管理条例》,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温度。为促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保护传承,颁布《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花儿保护传承条例》。
“法治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保障,只有依法办事,才能维护好各族群众的利益,促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临夏州民委政策法规科科长赵娟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王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