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50多岁还能圆梦大学,多亏了‘娘家人’的好政策。”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黄戈庄村村民姜波将一面锦旗送到了青岛市总工会,并讲述了她从一名普通农民到山东省劳模,再到获得学士学位的励志故事。
姜波出生于1970年,1988年初中毕业后,以一分之差无缘中专院校,只得早早务农,贴补家用。
“2002年,我们种了两亩萝卜卖不掉,只能以5厘一斤的底价出售。”辛苦付出却得不到回报,姜波意识到,唯有提高种植技术、拓展销路才能改变农民的尴尬境地。
2003年,姜波用几年攒下来的2000元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借了一本《信息技术》,又报名参加了即墨农广学校举办的电脑技术培训班,学习种植技术和网络销售。
2004年4月,当姜波第一次把蔬菜信息发到网上,不到3天就接到一位客商10集装箱白萝卜的大订单,她把周边几个村的白萝卜都包圆了,乡亲们开心得合不拢嘴。从那以后,她一边继续种植,一边在网上销售蔬菜,并成立了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如今,姜波把周边100多个村庄的蔬菜销售到了全国多地甚至海外市场,为当地6万亩蔬菜解决了销售难题。
因为业绩突出,姜波先后获得全国“双带”农村致富带头人、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不过,姜波心里一直有个大学梦。2019年,听说工会能给劳模提供上大学机会,姜波马上报名。“我当时还差3个月就超龄了”,了解到姜波的情况,青岛市总工作人员马上帮助她递交材料,申请入学考试,终于赶在政策规定的50岁之前完成了报名。
2020年3月,拿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姜波激动地将消息分享到家庭群:“我考上大学了!”今年1月,经过4年多的学习,姜波顺利取得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文凭以及管理学学士学位。
2020年,姜波的爱人吴法春也报名参加了青岛市总的“求学圆梦”行动,并顺利取得专科文凭。
2015年以来,青岛市总积极开展提升职工学历素质的“1138”工程和“求学圆梦”行动,累计投入3331万元资金帮助近2万名职工实现在职读大学。
上一篇:逛汽车大集感受消费新场景
下一篇:信息披露案件249件位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