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风闽韵焕光彩 千年古街火起来
创始人
2025-05-18 07:11:13
0
改造后的后张巷俯瞰图 陈世强 摄古街区内,着凤凰装的游客正在喝茶。刘其燚 摄

“七溜八溜坊巷溜,七溜八溜乐悠悠……”夜色中,一声戏歌响起,拉开了罗源县后张溪尾历史文化街区闽剧之夜的帷幕。观众沿溪而坐,无数目光簇拥着省实验闽剧院的演员们出场。戏歌悠扬,让沉静许久的古街再次沸腾。

在省政府日前公布的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中,罗源县后张溪尾历史文化街区榜上有名。该街区由后张巷和溪尾街串联而成,初建于唐,明清时期形成规模,是古时罗源的文化、经济中心,留存有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

近年来,罗源县一手抓保护,一手促开发,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留住记忆”的修缮原则,坚持“原生态”“以用促保”的方式改造,在保留古街区风貌的同时,引入新业态,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新地标。在罗源,古街不再是封存的记忆,正渐渐成为看得见、听得着的乡愁。

原生态改造 古街重现芳华

凤山南麓的后张巷,罗宁古官道穿街而过,被称为当地的“乌衣巷”。古时这里聚集张、陈、阮、黄、于五大家族,走出多位历史名人。如今漫步街巷,张氏大院、黄铨故居等11栋明清古厝仿佛还在“诉说”罗源人诗书传家、耕读继世的历史。

与后张巷毗邻的溪尾街,曾因草桥夜市而闻名。“桥头彻夜欢,嘈杂每盈耳。才歇管弦声,书声又四起。”从明朝罗源籍诗人林元铸所著《草桥夜市》中可窥见当时溪尾街的热闹风光。

时代变迁,随着城市发展,古街区的“熠熠星光”和“辉煌灯火”逐渐黯淡。古厝年久失修、街面杂乱萧条、溪水浑浊发臭……“我在这里住了40多年,还记得以前一到下雨天,门前的路根本没法走,拥挤又泥泞。”一想起过去街区的景象,居民朱先生连连感叹。

如果不及时保护,古街区文化可能消失殆尽。2018年,在市民的期盼中,罗源县老城区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启动,后张巷、溪尾街被纳入规划。

后张巷内街区格局清奇,古建筑保存完好,在改造中仅需拆除占道建筑,恢复巷道风貌,改造老旧管网,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街区原有的脉络和生活环境。在溪尾街,当地沿河道两侧增设了传统风雨连廊,使河道、街道保持原有街巷的空间尺度感,修复戏台和古崇德桥,让“草桥夜市”的历史意象得以恢复。

“原汁原味地保护,多做减法、少做加法。”罗源县住建局古厝保护中心主任陈武说,后张街区现有的16处历史建筑,绝大多数仍是原住民居住。

穿梭于阡陌街巷,看斜阳勾勒出古厝的轮廓……近日,罗源人张兆浩携原创历史小说《后张忠良谱》重返后张巷。他告诉记者,看着青砖黛瓦花格窗,仿佛置身于自己小说的场景中。

“我对这些历史名人都有很深的感情,我想好好地‘刮垢磨光’,让他们的故事重新焕发光辉。”张兆浩说。

褪去岁月雕琢,古街再现历史芳华。经过规划与改造,巷与街彼此串联,组成历史文化街区,明清古建筑群得以原貌保存。据统计,目前街区内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以及能够展现当地历史风貌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用地面积,占保护范围内建筑总面积的53.25%。

活化新生 畲风闽韵添彩

古街“活”过来还不够,“火”起来的文章还在续写。

4月底,一组福州非遗主题大片让畲族凤凰装再次火爆出圈。图片中,演员赵丽颖与身着罗源畲族凤凰装的畲家女同框出镜,凤凰装风采尽显。“五一”假期,罗源文旅延续热潮,邀请专业摄影师来到后张溪尾历史文化街区,为市民游客拍摄畲族凤凰装。

“我是罗源人,这次带了几位省级摄影‘发烧友’过来。凤凰装和后张溪尾都是罗源的文化名片,我想通过作品将它们推广出去。”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吴国群激动地说。

“铛铛铛……”清脆的打银声从古街传来。记者循声而去,原来是一位老师傅正在制作錾花扁扣。“银饰是畲族服饰必不可少的,银饰的纹样是从前流传下来的,只能用手工一点一点錾出来,纯手工制作的扁扣都是独一无二的。”黄良愉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打银师傅,已经从事畲族银器制作50年,目前还守着罗源唯一一家手工打银店。

畲族服饰、畲医畲药、畲家美食、竹竿舞……越来越多的畲族文化被“搬进”后张溪尾历史文化街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市民游客近距离体验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古街区活化利用中,罗源还打造了闽剧文化艺术一条街,设立闽剧传承人名师工作室、实景演出基地、传承基地等,打造集闽剧表演、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五一”期间,《天女散花》《忆十八》《牡丹亭》等闽剧精彩唱段在古街区轮番上演。“罗源有非常浓厚的闽剧文化氛围,观众基础好。我们相信,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闽剧和罗源的畲风海韵携手,一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说。

如今的后张溪尾历史文化街区,周周有戏,月月有集。一句“去溪尾街看表演吗?”已成为当地居民茶余饭后的问候。

非遗业态落地,增添文化底蕴;打锡、弹棉、补鞋等老店坚守,留住城市烟火气;本地美食、大众茶馆等新业态入驻,丰富生活体验……罗源通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让传统文化赋能城市更新,实现历史基因与现代活力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UpUp智... 来源:@央视财经微博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UpUp#...
上海医药获新华保险增持24.8...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欢迎回家!旅马大熊猫“福娃”和... 转自:上观新闻当地时间5月18日,中国旅马大熊猫“福娃”和“凤仪”启程回国。马来西亚政府在吉隆坡国际...
截至4月底 今年以来指增策略私... 转自:财联社【截至4月底 今年以来指增策略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达6.42%】财联社5月18日电,私募排...
【理响中国】在快速变化社会中讲... 来源:求是网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守护好、传承好、展...
国际博物馆日上海观复“上新” ... 中新网上海5月18日电 (记者 李佳佳)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上海观复博物馆展览“上新”。眼下,上海...
中建集团与中国航油签署战略合作... 人民财讯5月18日电,5月16日,中建集团与中国航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
华润啤酒遭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理响中国】如何理解制定实施中... 转自:求是网我们党最讲认真,向来言必行、行必果,有诺必践、有信必守。这是我们党的威信所系,也是我们党...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药都漫山“... 中新社江西樟树5月18日电 题:中国药都漫山“药花”飘香迎客中新社记者 姜涛初夏时节,位于中国药都江...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在更大空间实...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以“地瓜经济”理论深刻阐述要“跳出浙江发展浙...
山西也有自己的“101”:打卡... 来源:@CGTNGlobalBusiness微博 #博物...
京津冀协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日前,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卫生健康委在京共同签署《京津冀人口家庭发展工作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三...
重庆一景区推出“麻将小火车” ... 5月17日,在重庆涪陵红酒小镇,一列满载欢声笑语的“麻将小火车”缓缓驶出站台。外国游客乘坐小火车,一...
当好城市“管家”,让服务更有温... 转自:兰州发布今年以来,兰州市城管委紧扣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安排,以“保姆式”服务为核心,...
郑钦文锁定8号种子!2025年... 据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5月18日,WTA1000罗马站决赛,保利尼以6-4、6-2完胜高芙,即时世界...
流失海外79年 国宝搭乘CA8... 转自:中国民航网《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丰蘩 报道:北京时间今天(18日)凌晨3点56分,...
“17岁”麻园诗人昆明开唱:在... 中新网昆明5月18日电 (陈静)17日晚,已成立17年的云南乐队麻园诗人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昆明举办...
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怎么上“有... 转自:中国共青团网  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一年来,全国各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
方舟:用科技制出“新”茶香 转自:中国共青团网  出生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的方舟,从小就与茶结缘。方舟的外公游永生是武夷山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