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山西省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合作打造的新创历史故事剧《班婕妤》剧本座谈会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主持,忻州市文化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路向东参会并发言,忻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以及一级编剧贾璐,青年导演、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李佳秋等主创人员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6名资深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将该剧目打造成精品艺术奠定了基础。
座谈会上,王馗表示,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拥有深厚积淀,此次以帮扶基层重点项目为契机,与忻州通力合作共同打造《班婕妤》,是一次艺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研究院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剧本及剧目创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及扶持,助力该剧成为一部具有艺术感染力与文化影响力的精品剧目。
路向东表示,作为忻州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班婕妤》承载着弘扬地域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他强调,非常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此次研讨,能让剧本更加完善,将班婕妤这位汉代才女的形象生动地搬上舞台,展现其传奇一生与卓越才情,为助力忻州文化的繁荣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座谈会汇聚了众多业内知名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导演黄在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马也,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著名导演廖向红,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赵建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等资深专家,围绕剧本的主题立意、人物塑造、情节架构以及历史文化内涵等各抒己见。
专家们一致建议在剧情上进一步突出班婕妤在复杂宫廷环境中的内心挣扎和人格魅力,增强戏剧冲突;在人物塑造上要更细腻,挖掘班婕妤性格中的个性化表达,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进而使她的现实精神脱颖而出;在历史文化的细节呈现方面,要确保剧本对汉代历史文化的展现精准无误,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氛围。
《班婕妤》讲述的是汉代才女、汉成帝嫔妃班婕妤的故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班婕妤相貌秀美,文才颇高,熟悉史事,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还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她留下的《自伤赋》《捣素赋》和五言诗《怨歌行》等,得到诸多称赞,钟嵘《诗品》将班婕妤列入上品诗人十八位之列。
此次研讨会为《班婕妤》剧本的优化提供了宝贵思路,下一步,主创团队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对剧本进行精心打磨,力求在舞台呈现上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盛宴,让《班婕妤》成为忻州文化和旅游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图为活动现场,活动方供图)
责编:依楠